选好带头人 配强一班人
2021-09-22 09:3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选好带头人 配强一班人

人工智能朗读: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关键要建强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近些年来,重庆市着力构建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切实把优秀人才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不断锻造农村基层组织的“筋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带富能力不强

下深水选头雁

>>>实施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细化制定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县级联审机制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市,有的村地处偏远山区、山高坡陡,有的山地面积高达90%以上。一度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带富能力不强,边远贫困村找不到合适的带头人人选……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

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市委组织部连续2年派出调研组,采取“不打招呼、一竿子到底”方式,沉到原18个深度贫困乡镇所辖167个村,逐村分析村级班子运行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总结经验、找准症结、梳理对策。

“通过解剖麻雀,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村党组织书记配强了,才能把党员群众带起来,把各项工作抓起来。”重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重庆市制定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从推动队伍整体过硬、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队伍整体形象、激发队伍整体活力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措施,督促指导各区县每年1次全覆盖研判村级班子情况、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不齐不强台账,采取从本村找、邻村调、机关派、外出人员中引、退休干部中请等方式及时补充调整。

为推动基层进一步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下深水”,重庆市还细化制定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县级联审机制、村党组织书记区县党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等。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重庆市坚持高线、坚守底线,由各区县党委组织部直接上手,紧扣乡村振兴选好带头人、配强一班人。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8%;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4.5岁、35岁以下占31.47%,大专及以上学历上升11个百分点,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本土人才等占58%,既保留了一大批经历脱贫攻坚等大战大考、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干部,又补充了一批学历高、眼界宽、有闯劲的“新鲜血液”,结构明显优化,功能明显增强。

“这次换届,我们村又充实了一批年轻人。王建书记放弃在外的高收入,回来带着我们一起干,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我们胜利村一定会取得新胜利!”垫江县周嘉镇胜利村村民段绪波说。

青壮年空乏、农房空置、土地空闲、产业空虚

引人才活源头

>>>持续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引计划,配套出台“三给”政策包

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年轻人涌入城市,前些年,重庆市也出现了个别村特别是边远村贫困村青壮年空乏、农房空置、土地空闲、产业空虚的“四空”现象,导致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忠县涂井乡沙河村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2017年5月,该村党支部书记空缺,乡党委多方物色,在沙河村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无奈,只得从乡农服中心下派1名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

针对这种情况,重庆市委组织部经过多次调研提出,无论是从现实计还是长远谋,破解村干部队伍人难选问题,关键是如何实现农村高素质人才“逆向流动”,变“孔雀东南飞”为“孔雀往回飞”。

重庆市持续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引计划,以镇街为单位,定期对本乡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开展摸底调查,建立本土人才库。在此基础上,对有意愿回乡创业发展的,点对点进行动员,采取公开考试、统一考察等方式精心遴选,确保每村动态保持至少1名本土人才在村挂职任职、创新创业,为农村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为让优秀本土人才引得回、待得住、干得好,重庆市配套出台“三给”政策包:给基本待遇,对在村挂职本土人才,按不低于本村专职干部待遇标准发放工作补贴,实行动态增长;给创业扶持,打捆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和创办小微企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本土人才发展产业;给发展出路,以本土人才为重要来源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对培养成熟、群众公认的按程序选拔进村“两委”。同时,将在村挂职本土人才纳入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范畴,在村挂职时间计入村干部任职年限。

在政策吸引和乡情召唤下,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回到家乡,有的成为种养殖大户,有的当起合作社负责人,有的进入村“两委”……既激活了各类人才扎根农村的“一池春水”,又充盈了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今年村“两委”换届前,重庆市储备在村挂职本土人才9200余名、村级后备力量2.1万余名,避免了换届“急拿现找”。新一届村“两委”成员中,本土人才占17.7%,98.5%的村“两委”有至少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

在沙河村挂职1年多的本土人才谭万平,凭着自己的实干实绩赢得党员、群众认可,在本次换届中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展换届工作“回头看”中,涂井乡组织委员何翠蓉感慨道,“以前‘打起灯笼火把’都不一定找得到人,现在不一样了,好苗子多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有底气了!”

有的村干部打“退堂鼓”,存在“看摊守业”想法,干劲不足

强保障严管理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多元化关心关爱,打通成长通道

村干部既面临工作的“千头万绪”和群众的“千呼万唤”,也面临待遇保障、个人发展等现实问题。前些年,重庆市村干部每月补贴标准较低,加之养老保险政策落实不够有力,有的村干部认为“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打工两三月”,打起了“退堂鼓”,辞职外出务工;有的出现“看摊守业”的想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重庆市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让村干部既有待遇“甜头”,又有事业“奔头”,更有干事“劲头”。

加强经费保障。重庆市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基本财力保障范畴,全面提高村办公经费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有钱办事。加大村干部关心关爱力度,每年调整1次村干部固定补贴标准,全面落实村干部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推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奖励,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拿出一定比例集体经营收入,奖励参与经营管理的村干部,形成“固定补贴+养老保险补贴+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奖励”的待遇保障体系,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

城口县鸡鸣乡金岩村位于重庆市北端,曾是全乡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村。2021年2月24日,在全村分红现场,村党支部书记桂诚舒领到了2.2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金。桂诚舒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固定补贴不仅翻了一番多,而且每年都在涨,我连续2年获得发展集体经济的奖励,再加上绩效考核奖,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着眼于村干部的成长,重庆市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坚持上下联动,市级每年调训村党组织书记不少于1000人,各区县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轮训1遍,提升村干部实战能力。结合开展鲁渝协作,每年选派140名左右村党组织书记到山东省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实岗锻炼。

“作为一名从村干部成长起来的乡镇公务员,是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造就了今天的我,我只能以更大的努力去回报群众深情和组织培养,为乡村振兴燃烧青春。”2018年,在荣昌区安富街道斑竹村工作9年的李仕友通过定向招考,成为清江镇干部之后,在笔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2年后,李仕友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荣昌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开放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为打通成长通道,重庆市坚持每年拿出100个左右指标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各区县每年也拿出一定数量事业编制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招聘,打通了村干部成长通道。2018年以来,全市有350多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通过招考成为公务员,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严格管理监督。重庆市扎紧制度笼子,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规范落实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和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严格执行“村财委托乡代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探索建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全市94%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村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监察全覆盖,推动村干部既干得好、又行得正。

加大宣传表彰。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辟“最美基层干部”“对话‘建党精神’·新支书来了”等专栏,深度宣传报道一批优秀村干部,推动村干部互学互促、比学赶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大战大考中实践锻炼、担当履职、展现作为。2018年以来,全市先后有120余名村干部荣获全国及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欧敏、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祥生、全国劳动模范申建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蒋丽英等一批先进典型。

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成为重庆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共识。大家蓄满力、铆足劲,带领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努力奔跑……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