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区招生能否破解“择校热”
2021-08-05 08:0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大学区招生能否破解“择校热”

人工智能朗读:

引子:日前,《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其中,深圳拟推行大学区招生、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展现出维护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决心。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王玥

■ 嘉 宾: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赵嵩年(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胡乐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大学区招生将使基础教育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主持人:怎么理解大学区?大学区招生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赵嵩年:所谓的大学区其实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扩大了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学区”,变成了“更大范围”的学区。而大学区招生,则是在住房所在地大学区内,家长可以不受唯一的学区地段限制而申请大学区内的任意一所或者多所学校。

胡乐乐:大学区,顾名思义就是比以前的学区范围更大的学区——一个学区覆盖更多的街道、社区,甚至可能跨越两三个相邻区行政区的范围。从社会综合治理的角度来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大学区招生制度是深圳进一步统筹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大学区招生将使基础教育的入学机会更加公平,从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感、获得感、满意感。通过扩大覆盖面,大学区招生将会有效缓解家长的择校焦虑,让中小学生尽可能更方便就近入学。

匡贤明:在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下,特定的片区对应着特定的学校,这就是一一对应的学区制。大学区制,就是改变优质学校与特定片区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片区对应着若干个学校。这个安排的本质,就是打破对“教育增值”的预期,使得住房回归到居住的本质属性,剥离其背后不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

为义务教育择校热和学区房“高烧不退”降温

主持人:早在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就提出深圳各区探索试行大学区招生制度,即各区探索试行积分入学办法。此次《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推行大学区招生,与之前的政策有何异同?

匡贤明:根本性的区别在于,积分入户制是从义务教育需求端来调控,调控的是入学的资质。而大学区制度是从义务教育供给端角度来进行调整,打破优质教育资源与户籍、住房等因素的联系。因此,大学区制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当然,从实践看,所有的学校不可能完全一样,关键是使过去优质教育资源与住房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变成不确定的。

胡乐乐:就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要优化义务教育积分入学政策,综合考量户籍、居住时长、社保年限等因素,确保公平合理。大学区招生由2015年的各区探索试行,到如今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后在全市推行,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是深圳下决心为义务教育择校热和学区房“高烧不退”降温。

赵嵩年:此次《征求意见稿》从2015年的“各区探索试行大学区招生制度”变为了“推行大学区招生”,并加入了“大学区办学管理模式”“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是针对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解决之策,意图通过“大学区办学管理模式”“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三驾马车,拉动大学区内部甚至跨大学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等化,让“大学区制度”的效果更明显,房价受到学位的影响更小。

维护教育公平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主持人:如何更好地均衡大学区间的教育资源配置?

匡贤明:一是要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升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由此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推动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改变单一学校师资显著超过其他学校的情况。当学校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时,大学区制的推行也就有了更好的社会土壤。三是从深层改革教育机制,义务阶段的教育要真正回归到达标制的教育,而不是异化为选拔制的教育。

赵嵩年:维护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步。走好这一大步,就要迈好每一小步。处理好大学区内不同学校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差异,不同学校间因利益驱动不同产生的隔阂,不同学校投入水平的差异等各种小问题,才能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个大问题。

通过大学区招生制度来维护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效过程,实施效果周期长,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注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一步一个脚印,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才能真正发挥出政策本身应有的作用。

胡乐乐:均衡大学区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政府要做好两件事:增加供给和确保机会公平。增加供给就是增加学位、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增强师资力量等。确保机会公平就是合理划分大学区、民主制定入学标准、阳光透明招生、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以及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教育供给的增加,既包括量(学校数量、学位额、教师人数等),也包括质(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提升“硬件”(教育教学设施等)与“软件”(师资力量与管理水平等)。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