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嫌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据披露,涉案网络公司自2020年以来,通过控制500余个实名认证游戏账号向未成年人出租,获利300余万元。这宗个案让游戏租号这一灰色产业再次曝光在公众舆论场。
2020年开始,不少游戏平台响应监管要求,推出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未成年人玩游戏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平台精心构建的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常常被外挂、租号等攻破或绕过。看似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最后成了一个笑话。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不应重蹈“马其诺防线”的覆辙。
今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9月8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强调严格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重要性紧迫性。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在警方的不断打击、游戏平台的法律诉讼、交易平台的大力监管下,一些租号商家依然明滋暗长,生意兴隆。这些商家视法律和监管如无物,把个人信息当商品,以未成年人为主要交易对象,可谓利欲熏心,恣意妄为。
目前在法律上,警方对这份灰产的打击,仍是从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处切入的。一些专家认为,法律并未明文禁止“租号”,遵循“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原则,电商平台无法拒绝租号店家,警方也不能仅以租号为由进行查处。
事实上,在实名制(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要求下,租号行为本就是违法违规的,需要行政、司法、市场和社会共同介入。游戏平台有其特殊的技术优势,在应对租号问题上,可通过不断优化玩家游戏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判定真实的玩家身份;还能基于其大数据,向警方提供可能存在的犯罪线索。这将大大提升警方在这一领域的情报能力。
网民担心的是,交易平台、游戏平台基于逐利的天性,仍可能会默许租号交易等违规行为的存在。而这样的利益藩篱,是我们必须打破的。(王琳)
(作者系法律工作者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