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博看月壤,老半天没瞧见在哪里?莫急,策展人教你这样看
2021-07-11 20:5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去深博看月壤,老半天没瞧见在哪里?莫急,策展人教你这样看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7月11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7月10日,100克月壤大驾光临深圳博物馆。

瞬间引爆观展热潮。

恰逢7月10日、11日周末双休,深圳博物馆里人头涌涌,观众们观展热情高涨。参观重点,当然是天外来物——月壤。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观众们将月壤的展柜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屏气凝神地欣赏月壤。

今年12岁,小学毕业的张小宇同学在《深圳特区报》头版上看到月壤来深的消息,7月11日下午就带着父母一起前来看展,他告诉自己,自己在小学阶段就选修了“第二课堂——航天课”,平时也特别喜欢看宇宙知识。“能亲眼目睹月壤,太幸福啦!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宇航员。”

除了青少年,观众中也有不少银发族。何阿姨家住福田,她表示全家都很关注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嫦娥五号我们全家都看了,知道带回了月壤。得知深圳博物馆展出月壤的消息,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过来看看。”

7月12日当天前来观展的观众,放假的“学生党”还是占据多数。孩子们热情洋溢,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一位初中生吕同学告诉记者,以前暑假他都会去香港的天文台游览,“我特别喜欢仰望星空,爱好天文,这次在深圳就能看到月壤,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以后深圳博物馆能多办类似展览。”

因为此次在深博展出的月壤只有100克,且被安置在特殊的容器中,所以一定要仔细又仔细方能将月壤看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有粗心观众就表示,看了半天,没看明白月壤究竟在哪儿。对此,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深圳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部策展人李百乐博士。

她告诉记者,月壤珍贵,盛放月壤的容器——水晶尊也大有讲究。

“月壤存放在水晶尊中间圆球的下面,黄色金属圈里面灰黄色的部分就是月壤。”李百乐说。“其实就是把月壤放在一个平面的小盒子里,然后两面放上相当于放大镜的半球。如果不用放大镜,观展效果肯定不如现在。”

“主要是球体放在尊里显示,离观众有点远,所以要看得很仔细才行。”

这个盛放月壤的容器——水晶尊,也有一段“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这个月球样品的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以体现稳重大方之感。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km,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内部造型由地球、中国地图、月球、月壤等组成。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通过填满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现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其上中国地图造型透光突出,象征华夏大地对月亮的长久情意。特别是容器内设计了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cm,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国探月突破极限、跨越“九重”,珍贵的月壤与精心设计的容器相得益彰。

据悉,近年来深博持续举办自然科学类展览,也是为建设中的深圳自然博物馆做准备。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随着80、90后生育期到来,深圳的“深二代”“深三代”们,生长在特区,眼界开阔,嗅觉敏锐,对未知充满好奇。深圳自然博物馆呼之欲出。

李百乐博士告诉记者,2020年2月深圳博物馆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联合做了对深圳自然博物馆的公众调查,回收了1500余份问卷。在观众最希望常设的主题内容里,40.1%选择了宇宙万象,仅次于生命进化(43%),位列第二。29.0%的观众选了大众天文台,位列第四,且大众天文台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喜欢的主题。“本次展览反响热烈,也说明了深圳人对自然、对天文学的热情。”

【月壤知多少】

【策展人说】

策展来龙去脉——把天文和航天结合起来讲

“眼界——人类观天手段之沿革”展览,是我馆从2020年5月开始着手策划的。

因为天文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宇宙中的天体,不像地球上的动植物那样可以很容易获取,拿到展厅里来展示,所以我们就另辟蹊径,从天文学观测手段的演变上去讲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我们和北京天文馆合作,借展了18世纪以来的40余架古董望远镜、浑仪、简仪等古代观测仪器复制品。和上海科技馆合作,借展了北京古观象台局部微缩模型、二十八星宿机械互动展项及水运仪象台触摸屏等展项。

我们还了解到“嫦娥五号”在2020年年末会带回月壤,2021年是我国航天大年,很多航天大事件会发生,如天问一号将着陆火星,天和核心舱将发射等。所以我们萌发了将天文和航天结合在一起展的思路,因为天文学研究整个宇宙,航天活动是对天文学上人类相对可及的部分进行的探索。这样展览的三部分就呼之欲出,第一部分目之所及,讲的是古代东西方人用裸眼观测星空对宇宙产生的最初的认识,包括东西方星座和历法等;第二部分善假于物,讲的是望远镜的发展史和人类通过望远镜观测对宇宙的认识产生的飞越,也讲了望远镜传入中国的情况;第三部分不畏浮云,以我国为例展示了人类地外探天的成就。它的亮点展品是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这是我们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展的。因为我们的自然科学展览在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反映一种科学认知规律和科学精神,以及我们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以为傲之处。

月壤与深圳的关联

我国具备自主采月能力的过程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之路颇为相似。

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前夕,美国送给我国1克月岩,那时美国早已获得300多千克月壤和月岩。几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为改革开放打了前阵。四十年后,我国可以自己九天揽月,“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100克放入我们的展厅里来展示,深圳也成了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一跃从小渔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月壤的获取和深圳特区的建成都是我国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不懈奋斗的伟大成就,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李百乐博士

深圳博物馆 自然科学研究部 天文学策展人

2015年毕业于Vanderbilt University (美国范德堡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

研究领域:天体物理及天文学史

天体物理方面:星系动力学,超大质量黑洞

天文学史方面:望远镜发展史

近期所做讲座:

2019年至今在深圳博物馆、莲花小学、红岭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山图书馆、深圳读书会等做天文科普讲座十余场。

2021年4月23日在清华大学第三届科学博物馆学论坛上,做了题为《欲穷千里目——浅谈望远镜发展史》的讲座。

2021年6月24日在中山大学物理和天文学院,做了《浅谈望远镜发展史》的讲座。

(原标题《观众:看了老半天没瞧见月壤你在哪里?策展人:莫着急,看仔细!》)

 

[编辑: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