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老冤家”各有新局面?
德国和日本的选举有待揭幕,而中东地区的两场大选,已在上半年落幕。
伊朗司法总监莱希在该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将于8月正式组阁。而与伊朗互相视为“宿敌”的以色列,政局也生变,执政12年的“常青树”内塔尼亚胡下台,他曾经的“密友”贝内特,宣誓就任以总理。
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指出,不管以色列还是伊朗,新政府上台后重点关心的,还是国内的问题。
伊朗希望美国尽快解除制裁,恢复国家经济,因此会坚持重返伊核协议。而以色列虽然对伊核协议不满意,但为了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府站住脚,要尽可能维护与美国的关系,既然拜登政府想重返伊核协议,以色列也不会冒着跟美国翻脸的风险,反对该协议。
对于未来中东局势的走向,李伟建指出,该地区很多国家跟随美国的政策,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被迫跟伊朗关系紧张。而现在随着拜登政府政策的转变,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后,多个阿拉伯国家发来贺电,这是一种善意的信号,也表明地区局势出现缓和的迹象。
除此之外,随着以色列领导人换届,该国与巴勒斯坦在上半年发生冲突,造成严重影响之后,下半年局势是否会维持和平稳定,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