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村:赓续文脉700年
2021-07-08 07:34
来源: 深圳商报

凤凰古村:赓续文脉700年

人工智能朗读:

凤岩古庙闻名遐迩。

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凤凰古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脚下。该村落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作为文天祥族人后裔的居住地,以古色、古香、古韵闻名于世,被誉为“人间福地”。

俯瞰凤凰古村。

古色: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

凤凰古村占地面积为5.2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363座,其中明代建筑4座,清代建筑60座,民国时期建筑96座,是广东省内古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典型的广府民居建筑群之一,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十分突出。

这些古建筑均为砖木石混合结构,清水砖墙、船形正脊、两进三开间(个别为三进三开间)、一天井二廊房。脊梁山墙有灰制雕塑(或加壁画),滴水遮檐有木刻人物故事或花草木刻、木雕,架梁墩头有木刻或石刻。内墙有壁画,天井廊房有雕塑,部分豪宅大门上方有石刻匾额和石刻雕塑,两旁有木刻人物故事画,饱含优秀传统文化和精湛艺术。主要建筑有麟圃书室、拔茹书室、捷卿祖家祠、文氏宗祠、茅山公家塾等。

拔茹书室的“拔茹”取自成语“拔茅连茹”,意为拔起一根茅草,会连带许多根。比喻抱团互鉴,也可以说一个人读书可以带动很多人来读书。拔茹书室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总体布局为两进三开间,面阔9.7米,进深16米,建筑占地面积154平方米。书室牌匾由道光二十四年举人黄敬祜手书。建筑头门为凹斗门式,门面用大量红砂岩,如门套、门匾、门簪、挑梁、樨头等,并刻有精美石雕。前厅山墙墀头雕刻红砂岩“独占鳌头”图案,被称之为一绝。

捷卿祖家祠的建筑造型十分独特,后边比前边稍长6厘米,意在营造喇叭形意象,象征收纳丁财。家祠前立面壁画保存较好,有左边是“英雄得鹿(禄)图”,右边是“凤娇操琴图”,门匾之上还有“花开富贵图”等,牌匾由光绪十八年进士卢维庆手书,均为清代作品。

凤凰山一景。

古香:生生不息的古庙香火

凤凰山自古以来就有“凤山福水福盈地”之美誉,是远近闻名的“名山”和“灵山”。

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在押解到零丁洋的途中路过凤凰山。后来他在狱中写下的《过零丁洋》一诗成为千古绝唱:“……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年的擦肩而过,使文氏家族与凤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天祥的第三代传人文应麟在抗元失败后,也踏着先人的足迹来到这里。在凤凰山下的岭下村定居下来,并在山上修建庙宇纪念他的曾祖父。

现在,这座位于凤凰山半山腰的凤岩古庙成了遐迩闻名的一方佛门净地,不仅各派禅师高僧法驾于此,众多骚人墨客、社会名流也都慕名而来。“凤凰岩畔凤凰游,凤去岩空香火稠。石级迂回通古庙,松琴情越澈澄湫。岚光山色供游眺,帽影鞭丝溯去留。太息白石村破产,令人回忆望烟楼。”从民国诗人陈道隆写下的《游凤凰岩》一诗中,不难看出古庙香火经年,生生不息。

除了凤岩古庙,凤凰山上还有烟楼万望、石乳清湖、圣水灵泉、净瓶洒露、莺石点头、麻蓝仙印、长寿仙井等景点,是广大市民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每年上山游客有几百万人。

凤凰书院门楼。

古韵:传承神韵的凤凰书院

近年来,福永街道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借助凤凰古村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凤岩古庙旁建造了一座凤凰书院,肩负起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凤凰书院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首层讲堂约200平方米,设座位150个;第二层讲堂约150平方米,设座位80个。书院另设读书典藏陈列室1间、会客室1间。院前牌坊上“凤凰书院”由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刘梦溪、刘波、喻静等众多名家,以及中科院姚建铨、中国工程院付小兵、吴伟仁等3位院士先后登台演讲。

书院还先后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举办中华艺文讲堂,与深圳大学合作举办高端讲座等,围绕文学、诗歌、国学、历史、绘画、雕塑、影视、陶艺等内容进行授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在凤凰山传承推广,发扬光大。短短几年间,凤凰书院已成为珠三角地区较为有影响力的书院。

凤岩古庙建筑群。

(本专题撰稿:杨龙)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