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深圳记者直击武汉战疫|李多云:第一个进舱的深圳医生

2020-03-18 08:31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2020年3月18日讯 3月17日,深圳第一批支援湖北应对新冠疫情医疗队队员李多云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这是医疗队休整的第十天,按照计划,医疗队将有序撤回深圳。想到可以很快回家看到孩子,快乐油然而生;来武汉前,李多云心里做了“牺牲”的准备,也曾担心因不能陪伴孩子长大而落泪。她说,作为临床医生,保持良好心态,把工作做好,治疗好病人,是她的心愿。

李多云

方舱内没有时间担心危险

2月12日,深圳医疗队队员李多云代表深圳医疗队医生首次入舱,熟悉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在众人护送中,因为对病区太多的未知,李多云内心忐忑紧张。“我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相信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李多云说,她是传染病学专业医生,熟悉防护服、隔离衣,对疾病传染有一定的防护知识,面对方舱实战,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在心里一直给自己打气‘李多云你一定可以的’。”

走进病区一瞬间,所有压力担心全消失了。李多云说,在方舱之内根本没有时间担心,没有时间考虑所谓危险。熟悉所有流程,了解病人所有状态,根本忙不过来;防护服的压迫,护目镜的迷雾,都不是问题。不断记录,不断观察,不断提问。李多云说,自己像一个好奇宝宝,生怕错过一个细节,生怕错过一个问题记录。她知道自己是排头兵、也是探路者,必须将所有问题和观察发现带回去给战友,帮大家梳理好工作中的要点,节点。

“一忙碌,进舱前的担心全忘了,几小时过去,出舱后再没有担心和害怕。”李多云说,进舱前,也有过“牺牲”心理,担心不能陪伴自己孩子长大,暗地里悄悄落泪几次。如今回想,不禁笑了起来。

甄别重症是我第一要务

李多云是一名顺和尽责的医生,不善表达,真挚执着,和多数默默奉献的医生一样,每天默默履行职责义务,从不张扬。“我们做的就是医生的责任,就是一个医生,过去的十几年如是,今天也是,和英雄无关。”

李多云说,依照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办法筛查出方舱内的重症病人,用药物控制、治疗好病人,就是她每天的第一要务。因为方舱内病人很多,虽然确诊,但大多数是轻症,需要通过筛查、发现对症用药,控制病情。“面对的将是数量巨大的病人群,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识别出有重症倾向的患者,是我们方舱内医生工作的第一要务。”

事实上,和以往的临床工作一样,在舱内看病人也做不了常规的触诊叩诊听诊,病人的辅助检查也和普通病房不一样,没有三大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等检查,舱内电脑系统看不到病人的检验检查数据,只有工作要领让医生在方舱完成筛查。“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低于93%。”李多云说,依靠医生视诊就识别出有重症倾向的病人,每次接班后,首先去看上一班交代的较重患者,把所有患者看一遍,做到对所有患者心中有数。

“包干到户”做法显成效

据了解,方舱医院是个没有经验可循的临时医院,医院内的一切物品都视为污染物、不能带出方舱,仓促建设电脑系统也没有完善,检查资料全靠医生了解,面对总数量巨大的病人,医生、护士们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为解决难题,最后医生们一起碰头协商,包干到户,一个医生负责多少病人,一个护士负责多少病人,纳入个人管理体系、考核体系。不上班时候,用微信解决病人问题,这样病人不用围着医生转,医生办公室也不会人来人往了。“我差不多负责100来个病人,人数减少时也有七八十个。包干到户后,重症病人也就几个病人,管理交流方便很多”李多云说。

建微信群后,医患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了,李多云觉得工作也顺利了,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自己都和这些病人在一起。她会在第一时间会回答病人提问、第一时间把核酸和CT结果告诉病人,让病人安心。

工作上,李多云和其他4名医生还有一些诀窍,每次一进舱,护目镜还没有起雾、防护服压力还不是很严重时,几名医生一起动手快速解决问题:一个开核酸的医嘱、一个开CT的医嘱、一个给明天出院的患者做准备工作(写出院小结和证明)、一个开临时药品、组长在医生办公室门口接待病人。

李多云的同事孟新科告诉记者,与李多云一起值班的5位医生是一个很团结的集体,每天工作分工明确、协作积极,工作效率很高。“他们小组病人满意度是C病区最高的”。

(作者:特派武汉记者 唐光明 何龙 文/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