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已经结束,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区市实行了“新高考”模式,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新高考”覆盖29省份
志愿填报有何变化?
新高考打破了过去文理分科的教学和考试模式,除语数外统考外,考生自己再选择三门科目,共同计入总成绩。
目前,除了提前批、艺术类等特殊类型外,覆盖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录取,多数省份采取了院校专业组的报考模式。
也就是一所大学将选科要求一致的专业或者专业类放在一个组内让考生填报。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 马泰:以北京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为例,如果选考科目是物理加化学,我们设置了多个专业组。其中,物理加化学的主体招生专业组里面包括了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理科实验班和交通运输类5个专业。
院校专业组类似于把过去的文科理科两大类,细分成了选科科目相同、学科方向相近的若干个小类别,比如某高校会把必选物理和化学的专业分为一组等等。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招生处处长 雷棉炘:每一个专业组都有明确的选考科目要求,只有符合选科要求的考生,才能够填报相应的专业组。高校在分配专业的时候,也只在专业组内进行,这样的话考生填报的志愿和录取的专业,将会更加匹配学科基础和兴趣特长。
今年首次实施新高考的省份,除青海外,有七个省份都采取院校专业组的报考模式。
专家建议,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参加各地陆续开始的网上模拟填报演练。
特别提醒,每个专业组之内的各个专业是允许调剂的,考生选择不服从调剂一定要慎重。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副主任 徐延宝:考生被投档到一个专业组,如果因为某些专业录取人数满了,而考生又不服从调剂,就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如果被一个专业组退档,考生会想是不是有可能再分配到填报的下一个专业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投档方式都是一次性投档,也就是考生如果被投档,但是又被退档,那么只能等到下一批次再进行投档。
此外,山东、浙江、青海等省份,在普通本科批次实行的是“专业(或专业大类)+院校”的报考模式,就是把某个高校的某个专业直接定为一个报考志愿,这样就更保护考生的专业意向,避免了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要填报几十个到上百个平行志愿,考生和家长在搜集信息和排序选择上显然要多下功夫。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 曹良志:如果考生更看重专业,比如希望学电气,就可以把不同学校的电气专业都往前填;如果更看重学校,就可以把同一个学校的所有专业都往前填,也可以二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