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世界候鸟日”前夕,《深圳鸟类名录(2025版)》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新发现12种鸟类,新增种数创历史新高,且大部分源于观鸟爱好者的观察记录,为深圳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据《深圳鸟类名录(2025版)》主编周哲介绍,该书共四个章节:第一,自然分布鸟类名录,收录被接受为自然分布的鸟类21目78科447种。其中2024年新发现12种,包括扁嘴海雀、灰喉针尾雨燕、灰背伯劳、蓝喉蜂虎、山蓝仙鹟、北棕腹鹰鹃、铁爪鹀、粉红胸鹨、彩鹮、中华凤头燕鸥、秃鼻乌鸦、褐冠鹃隼。第二,人为引入鸟类名录,收录被人为引入的鸟类8目25科54种。第三,繁殖鸟类名录,作为新增加的章节,收录野外有繁殖成功记录或有筑巢、孵卵等繁殖行为记录的鸟类14目39科98种。第四,鸟类发现历史,包括《深圳鸟类名录(2022版)》之后所接受的全部首次记录情况,以及该名录之前记录于深圳市观鸟协会数据库的部分罕见、少见鸟类首次记录情况。
周哲说,2024年是深圳鸟类发现的高光之年,经专家确认产生12笔鸟类新记录,是新发现鸟类数量最多的一年,且主要源于深圳观鸟爱好者的观察和贡献。伴随深圳鸟类新发现地从沿海滩涂、红树林湿地、梧桐山等自然保护地,向陆域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河湖湿地延伸,显示了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建设和开展自然资源系统保护修复的成果。
作为一项全球性宣传教育活动,5月10日和10月11日为今年的“世界候鸟日”,主题为“共享空间:创建鸟类友好型城市和社区”,呼吁全球联动,引导行动,守护候鸟与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目前,全球约49%的鸟类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每8种鸟中就有一种面临灭绝风险,尤其是候鸟种群数量持续减少。“世界候鸟日”主办机构倡议:支持鸟类友好型城市规划,种植本地植物及支持蜜蜂、蝴蝶等传粉者,防止鸟类碰撞玻璃,减少夜间灯光,减少农药使用,控制塑料污染,管理猫的活动范围,加强教育宣传。
 
推荐阅读
本轮候鸟迁徙季结束 深圳湾单日录得鸟类逾2万只 2025-06-05 08:32《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维育野性生息山海、建设和谐共生都市、争创生态文明先锋”,到2035年建成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首善之城、国际生物多样性友好示范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深圳智慧”。
《深圳鸟类名录(2025版)》发布 12种!去年新发现鸟类种数创新高 2025-05-07 07:54“深圳标准”已发布152个目录 232家企业获得认证 2024-12-19 08:4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深圳标准认证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发展研讨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深圳标准认证已发布152个产品和服务目录,232家企业的455个产品和服务通过了认证。
524种!广东2023年记录鸟类同比上升超10% 2024-08-14 11:06据悉,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广东省各大湿地公园、滩涂地等都会迎来大批候鸟,特别是珠江口湿地、深圳湾湿地、海丰湿地、惠州大亚湾和考洲洋沿海湿地等地,每年都会有数十万只候鸟抵达过冬,其中不乏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
一起探秘南坑,南坑社区组织“小候鸟”们开展自然观察体验实践活动 2023-07-14 19:35为了丰富辖区“小候鸟”们的暑假生活,开阔“小候鸟”们的视野,加强社区儿童的探索精神,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在南坑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南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小候鸟”们开展户外自然观察体验实践活动,让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辖区内的人文风情。
在深圳,看世界——深圳新闻网推出全新“2+9”多语种版本 2023-06-10 19:27…此次优化升级和“2+9”多语种版本建设,能够进一步为居住在大湾区乃至海外的国际友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多语种信息资讯服务,更能够聚合深圳的国际传播资源,构建全域全民国际传播大格局,更好地讲述、传播深圳故事。
深圳设计为世界添彩 2023-04-27 06:59深圳设计一次次走上世界舞台、摘得国际设计大奖,每年国际设计奖项获奖数量屡创新高,德国iF、红点等两大国际设计奖项深圳获奖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展示出“设计之都”的强大实力。
广东省记录野生鸟类达584种 2023-03-21 08:17近年来,广东率先将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加大监督检查,规范人工繁育和利用,严厉打击各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等,各项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