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香四溢、红红火火的食堂区域曾是这家超市售卖大饼、面条等主食的常规摊位,“变身”为食堂后,消费者反响热烈。今年6月,该超市食堂开始运营,截至目前,日均客流量600—1000人次。不久前,食堂上线外卖,试运营期间日均单量约为120单。
钟晓英说:“有些顾客吃完饭顺便买些日用品,我们调查发现,目前超市和食堂的顾客约有67%重合。食堂也激活了超市的消费新动能。”
实际上,不少商超早已跨界涉足餐饮领域。比如盒马鲜生自开业起就采用了“超市+生鲜餐饮”的商业模式。近期,永辉、物美、华联等多家品牌超市,也纷纷开设便民食堂。经济实惠的餐饮增加了超市的客流量。超市刮起“食堂风”,更具“烟火气”,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培育壮大了消费新增长点。
专家分析,目前很多传统超市都在努力优化线下门店的消费场景,融合多元业态。引入平价食堂,正是超市转型升级的一种尝试。快餐属于高频消费,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快餐可以促进超市其他商品的销售,特别是饮料酒水、零食等关联商品。同时,电商平台很难售卖现制快餐,商超可以与电商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
“超市+食堂”的新业态让消费者耳目一新,但能否保持吸引力,还要看商家的经营能力。超市在持续做好平价食堂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评估自己的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经营。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超市不能只靠平价食堂产生的客流来拉动销售,还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如此才能发展得更好。
林丽鹂 厉 烨 付一凡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09日 第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