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9日讯(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刘莎莎)不负期待,满载而归。在英国观众的鲜花与掌声、不舍与留恋中,当地时间9月8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与英国观众依依惜别,带着亮眼的成绩单返航“回家”。
此番,《咏春》以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赴英演出,团组人数近80人,从当地时间8月30日至9月7日,连续演出9天12场。演出盛况空前,观众“嗨”了,文创“爆”了。在团组规模和演出场次上实现历史突破,刷新了中国舞剧在英演出的场次纪录。
每一回出场都是跨越国界、文化、民族的双向情感奔赴;每一次谢幕都是掌声雷动、好评如潮的喝彩。《咏春》在伦敦热演期间,口碑持续发酵,舆论热度不减,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海外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均给予好评,共同聚焦《咏春》在英演出盛况,一时间“深圳出品”“深圳造艺”成为热词。
在世界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伦敦,《咏春》实现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以文会友、以美为媒、以舞共情、以艺通心向当地主流人群演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至此,《咏春》已在全球38个城市巡演202场,下一站是巴黎。这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举措,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精彩实践。
着力培养优秀文化人才,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8月30日,《咏春》伦敦演出首日即实现门票售罄。当晚,沙德勒之井剧院高朋满座、宾客云集。《咏春》英伦首秀,“舞”出了深圳人的精气神,燃爆全场,博得满堂喝彩。
首演圆满结束后,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和夫人华梅专程到后台向《咏春》演职团队表示祝贺:“大家看了演出后热血沸腾。演员们把中国舞蹈和传统武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郑大使评价说:“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新高地。”
令人惊喜的是,精彩演出的背后是朝气蓬勃的深圳新生代。
《咏春》主创团队——深圳歌剧舞剧院的舞者们平均年龄为26岁,这让英国观众意想不到。“演员们非常年轻,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身体控制力,让我们看到中国舞蹈、中国文艺的无限可能。”英国学者马克斯对记者说。
伦敦舞蹈演员斯塔林、艾比感叹道:“训练有素的演员们充满了力量,精湛的表演让人惊叹。”作为同行,斯塔林坦言,“我在英国从事舞蹈表演已经有12年,但我想我跳不了《咏春》,因为我与《咏春》演员们训练的方法不一样。我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更有不少英国观众直接搜索起深圳歌剧舞剧院——这个2018年3月成立的国有公益类文化企业,随着《咏春》在全球范围内热演,也一举跃升为国内乃至世界瞩目的歌剧舞剧团体之一,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咏春》诞生在深圳并非偶然,这是深圳多年来耕耘文艺沃土,涵养文艺生态,培育青年文艺人才的成果体现。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演艺工作委员会会长宋官林说,《咏春》充分彰显了深圳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奋进精神和实力。
《咏春》演出方——深圳歌剧舞剧院先后引进了张娅姝、常宏基、门大成、吕程亮等众多优秀编创表演人才。门大成、吕程亮作为编导,在《咏春》创作排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宏基、张娅姝是舞剧团的首席舞者,也是《咏春》的领衔主演。《咏春》不仅为演员提供了舞台,也搭建了平台,让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
《咏春》主演张娅姝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决定来深圳,她只花了15分钟,“我感受到这里对文化的重视”。多位深圳文艺精品主创人员也提到,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文艺事业的扶持和推动,对艺术家们的创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才使深圳的文艺精品创作获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咏春》全球热演,深圳歌剧舞剧院的人才梯队建设也在加速进行,如今深圳歌剧舞剧院已经培养了4位“叶师傅”、4位八卦掌掌门/导演、3位“大春”、2位“永成”、2位“猪肉荣”……青年演员的加入不但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也昭示着《咏春》正成为培养青年演员的蓄水池,持续涌动青春的活力。一人饰演多角,这是《咏春》主创团队的真实写照。
有效的文化出海,引起西方主流人群和主流媒体共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统筹引领下,国有及民营文化企业凝心聚力,深圳文艺名家齐齐发力,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不断聚集,为深圳文艺发展注入不竭的创新动力和热情。
此番,《咏春》在伦敦演出12场,每一场都是英国观众自愿花费“抢票”走进剧院。每一场演出谢幕,三层楼高的沙德勒之井剧院里,观众不约而同起立鼓掌,热情的欢呼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场面热烈、盛况空前,令每一位身处其间的人都深受感动。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的学生唐晗滨花了55镑购买演出票。观演后,她自豪地说:“看到全场观众起立为《咏春》鼓掌且绝大部分观众都是西方人,我感觉到特别骄傲!”唐晗滨的“发小”、从德国斯图加特特意赶来观看《咏春》的德国留学生孙启超说:“我非常自豪,在伦敦看到这样的盛况。‘老外’们对《咏春》,对中国文化致以崇高敬意,中国文化出海意义非凡。”
《咏春》在伦敦刮起的“艺术风潮”引来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主流媒体和专业杂志、网站持续聚焦跟进报道。
伦敦首场演出的第二天,《泰晤士报》即以“古代艺术、现代舞台:中国杰作亮相伦敦”为题报道,称该剧将舞蹈的优雅与武术的力量相结合,必将以深刻的文化体验赢得观众的青睐。《卫报》网站刊发艺术评论“《咏春》观后感:功夫大师在一场精彩的舞剧中被电影化”,称《咏春》是一场壮观的演出,它的双线叙事巧妙地与舞台设计、令人惊叹的布景和灯光、令人心跳加速的配乐、令人振奋的故事以及非凡的舞蹈、杂技和武术等结合。舞者的体态和表演非常出色,舞蹈编排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社交媒体上多次推介《咏春》。他表示,《咏春》伦敦演出有助于英国观众了解中国武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识中国倡导的和平、包容、和谐价值观念。
《咏春》在沙德勒之井演出可谓意义重大。这座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剧院,是国际当代舞界响当当的“领袖”,更被誉为“全世界舞者心中的舞蹈殿堂”。《咏春》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沙德勒之井剧院代表着西方主流文化阵地,《咏春》在此登台,以市场化、商业化之姿,赢得西方主流观众的认可,《咏春》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打开了‘一扇门’,向世界展示东方之美与中华英雄之气。”冯双白说,《咏春》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坚持市场化机制和商业化运作,是中国文化出海的“有效实践”和“可持续之路”。
科技与文化齐飞,助力深圳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高地
自2022年底首演以来,《咏春》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扎实而精彩。如今,《咏春》已成为深圳城市形象、对外交往的一张闪亮名片。这张名片的背后,是城市文明积厚成势,是高质量建设文化强市的铿锵步伐,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
《咏春》伦敦演出大获成功,也让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英国观众认识了《咏春》的出品城市——深圳。8月30日,在演出前举行的《咏春》伦敦首演活动上,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的《画说·深圳》成为了“香饽饽”“抢手货”,来宾们人手一本,对深圳充满了好奇。
“二刷”《咏春》的伦敦市民莫里斯说:“《咏春》很不一样,它跟我过去看过的舞剧与功夫电影完全不同,非常美,情绪饱满。这种情绪不是热血,而是温文尔雅、含蓄内敛。当我知道这部舞剧是深圳出品后,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要探寻究竟是怎样的城市才能孕育出这样的作品?”当记者向莫里斯赠送《画说·深圳》之后,他当即被深圳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山海连城的壮美自然、多样化的动植物生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深深吸引。
牛津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扎曼是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她说,《咏春》没有对白,用动作和音乐来传达故事、情感,十分优雅。当她得知《咏春》是由深圳原创出品时,主动向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打听起深圳的细节,“我一定要去。”
伦敦市民马克斯曾在中国学习一年,他说:“我曾经去过深圳,这是一座年轻且具有活力的城市。”马克斯对深圳的产业、企业如数家珍。他甚至笃定,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手中的采访麦一定是“大疆制造”。“科技、人工智能之外,这次深圳又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咏春》,让我看到深圳的另一面,作为深圳人你们一定很骄傲吧?”马克斯反问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拉丁语教师、伦敦市民杰克说:“深圳的舞者这么酷,将武术演绎得如此美丽,希望有机会去这座城市看看。”
《咏春》为媒,不仅架起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更加深了深圳与伦敦,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全方位链接。
英国中国商会秘书长、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总监吴麟说:“所谓出海,40年前,中餐厅走出来了;20年前,中国的商业井喷式增长,商业走出来了;这几年,中国文化走出来了。《咏春》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加强双方理解、共情,有利于中外在各个领域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
威尔顿资本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斯蒂芬·巴特说:“深圳是一座重要的金融城市,也是广东重要的科技制造业基地。”基于深圳的重要地位,斯蒂芬·巴特认为此次《咏春》来英演出意义非凡。他希望,未来中国与英国加强合作,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进一步扩大交流。最后,他还表达了希望去深圳投资的愿望。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国际合作部负责人Brad Irwin指出,自己对深圳的印象是“年轻、现代、科技、自然”。他说,深圳在科技、经济领域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他更看好深圳在文化方面的崛起。“《咏春》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听说,深圳正在建设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艺术场馆等,致力于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这与伦敦不谋而合。而一座文化艺术气息浓郁的城市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咏春》在伦敦的大获成功,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是深圳宣传文化战线多年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胜利结晶,也是站在改革前沿的深圳文艺工作者对时代激情呼唤所作出的响亮回答。
(深圳特区报伦敦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