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说|院士热议如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人才是“引擎” 集群做“龙头”
2021-04-29 14:03
来源: 读创

深圳创新说|院士热议如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人才是“引擎” 集群做“龙头”

人工智能朗读: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市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对基础研究着墨颇多,这体现了深圳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作为深圳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振奋!”4月28日,在学习了党代会报告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如此表示。

和薛其坤一样倍感振奋的,还有很多科技界的人士。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基石无疑就是基础研究。而在深圳着力打造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基础研究就是那至关重要的“源头活水”。

积攒原始创新的“人才家底”

薛其坤在学习了党代会报告后表示,党代会报告站位高立意远。他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既能占领科学高地,也能开拓新的应用高地,引导未来。应用前景越大,涉及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往往越具有挑战性,原创性也越强,颠覆性意义也越大。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也是培养优秀和杰出人才的摇篮。南科大将重点规划和部署好重大应用前景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础,有创意,深圳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这样的人才无疑是最需要的“家底”。截至目前,深圳已开办全日制高校15所,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已成为基础科研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市高校全职两院院士超过30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深圳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有9个落户在高校里。高校正成为深圳原始创新的智慧“加速器”和人才“聚宝盆”。

培育原始创新的“肥沃土壤”

“在深圳求学3年,感受最深的是深圳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力投入和雄厚的财政支持。课题组充足的经费,先进、完备的科研设备、学校良好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这一切让科研人员可以专心于科研事业,让学生可以专注于研究。我可以在深圳大学自由地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这使我认识到了‘搞科研’的乐趣,这也让我选择毕业后继续在深圳进行创新研发工作。”学习完党代会报告后,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8级研究生王丹告诉记者,深圳对基础科研的重视和投入正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磁石。

从“双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到“全球标杆创新城市”的城市定位,都决定了深圳要有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支撑。持续稳定的投入被看做是原始创新“生根发芽”的沃土。在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中,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2020年,此项投入达到了44.85亿元,占比达38%。

抓住原始创新的“龙头”

党代会报告对深圳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指出了很多路径。其中提到,“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坪山—大鹏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加快鹏城实验室建设,积极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深圳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的“龙头”,就是科技创新的大集群。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杨学明表示,党代会报告在“创新能级显著提升”方面,提到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这对深圳基础科学领域进行了清晰规划,也有了明确的路线。目前,他正在参与光明科学城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这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核心设施之一。“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对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深圳是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希望能有具国际一流水平大科学装置在深圳尽早落地,在未来五年得以较大幅度地提升深圳的基础科研水平,并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科研以及创新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以及各类创新载体2700多家。高水平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让深圳的原始创新有了“火车头”,积蓄新动能。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