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讲述大鹏抗日故事
2021-04-22 09:52
来源: 深圳商报

耄耋老人讲述大鹏抗日故事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记忆”第二季寻访岭澳新村。(陈顼颢摄)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2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共同举办的“深圳记忆”第二季文化探访第三站开启。继“深港古村落”松岗沙浦村、山海“红色记忆”土洋村探访之后,项目组继续在美丽的大鹏半岛寻踪。这一次,我们在耄耋老人董旭素的带领下,领略岭澳新村的山海新颜,听他讲述峥嵘岁月里的动人故事。

“深圳记忆”是深圳图书馆着力打造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品牌,自2014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红色基因传承村

今年清明假期,大鹏半岛迎来游客无数。除了体验这里的山海风貌,更多的是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往昔”。

86岁高龄的董旭素老人,现任大鹏办事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大鹏新区新时代大讲堂讲师,是岭澳村名副其实的“红人”。这不仅体现他在当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更因他数十年来,宣传党的历史,讲述革命老区的故事而成为“红色基因传承人”,被誉为“最美大鹏人”。

董旭素于1956年入党,是岭澳土生土长的老村民。他介绍说,岭澳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岭澳在1938年就有党组织在此活动,曾是东江东纵情报站、光荣医院和护航大队所在地。1952年,岭澳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红色抗日游击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人口不足500人的岭澳先后有49名青年参军。

2016年9月,大鹏办事处关工委、大鹏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和岭澳社区联合创办岭澳村红色革命斗争史展览馆,让后辈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和平岁月。“岭澳村当年很偏僻,到大鹏镇要走4个小时。让年青一代了解先辈生活的地方和这段红色历史,非常必要和有意义。”董旭素说。

旧村换新颜

退休后,董旭素着手收集岭澳旧村史,并编写了《红色岭澳》等书,记录了岭澳旧村的前世今生。据他介绍,“岭澳旧村原有长湾、大围、新屋、北龙、大网前5个自然村;当年由李姓、董姓族人从广东韶关南雄迁来。迁居的原因很‘武侠’,听说是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举家‘逃难’而至。李姓族人主要聚居在岭下村,董姓族人长居岭澳村;此外,还有江姓、陈姓等。”

董旭素表示,历史上的岭澳旧村是一个没有工业、没有商业的穷山村。“当年,每人每年的分红收入只有300元,居民依靠传统的捕鱼、耕田为生,极为窘迫。1999年,岭澳新村落成,人均年收入跃居4万元,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俨然小康村落,人们安居乐业,街头巷尾宁静祥和,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渔村图景。”

采访现场,记者翻看一张张旧照片和一幅幅画家涂描的旧村景,图中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那间小小的“岭澳小学”旧址还在述说过往,图片成为乡民们的乡愁所寄,背后的故事依然传奇、动人。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