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深圳“十大观念”中的“战疫密码”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十大观念”中的“战疫密码”

分享

时代精神,生生不息。特殊时期,深圳的抗疫行动反应迅速、高效严密、求实创新,同时睦邻驰援、热情温暖,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些也恰恰与十年前诞生的深圳“十大观念”高度契合。


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在高速检查站“执行任务”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创新不停步科技助力深圳跑出战疫“加速度”

创新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疫情期间,深圳改革创新不停步,新冠病毒检测科研攻关屡获佳音。首批获准上市的抗击疫情的检测产品、全球首家单人份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等等,与疫情相关的多个“首个”“第一”在深圳诞生,为抗击疫情贡献了深圳科技的巨大能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深圳创新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奋勇担当,充分利用平台、技术优势,推动研究成果应用到战疫一线,启动战疫“加速度”。华大集团积极参与病原研究,1月26日,旗下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的2个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和DNBSEQ-T7测序系统,双双正式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成为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抗击疫情的检测产品。随后,来自华大的首批10万人份试剂盒驰援疫情检测一线。

2月10日,由深圳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天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家单人份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获得成功,该试剂22分钟即可得到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验结果。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公司之一的比亚迪应抗疫所需,于2月8日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成功化身“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口罩产线日产达500万只、消毒凝胶产线日产30万瓶。

此外,检疫点防疫智慧平台、防疫排查AI系统、无人配送车、5G机器人义警等防疫新科技、新“神器”也陆续在深圳防疫一线“上岗”,不仅可以解放人力、减少人员接触,还能更加精准地进行识别,实用又炫酷。

防疫中,信息和数据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2月9日,深圳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率先上线“健康码”,成为全国首个在疫情期间凭“码”出行的城市。人员可通过“深i您”微信小程序、“i深圳”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自主申报个人信息,获取认证码进出小区。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过1000万人领取了健康码。

3月,“健康码”的管理进一步细化。深圳市基于电子健康码实施“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动态管理。在原有电子健康码的基础上,市民填写完成《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问卷》后,电子健康码便会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作为就医参考。此举旨在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把好就诊人员进入医院关口,最大程度降低院感风险。

高速出口的5G红外体温检测设备


科技助力,深圳跑出了战疫“加速度”。事实上,深圳这些“首个”、“第一”的科研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深圳对科技创新长期的投入和积累。据了解,从2018年起,深圳市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18年,深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2%,相当于以色列的水平。

深圳对科研资金的支持还在加码。202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9年,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增长近一倍,其中30%以上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金投入和科研人员的刻苦攻关,产出了众多科研成果,并在此次战疫中得以贡献“深圳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发挥自身高科技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2月12日,深圳发布公告,首次使用“悬赏制”组织科研攻关项目,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可获亿元级奖励,“真金白银”为企业科研助力。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深圳改革再次彰显力度。3月11日,深圳再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圳一号改革工程”任务清单,涉及14个重点领域,共提出210项具体改革举措,全面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克服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为深圳“双区”建设增添动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林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