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校傲江湖|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用一所高校搭建起通往“一带一路”俄语系国家的桥梁

2018-07-03 07:45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创校校长赵平

深圳新闻网7月2日讯(记者 余俐洁 秦川 齐钊远 刘庆康 邹加杰 实习生 崔酉强 陈智妍 曹雨萱)2017年9月13日,深圳一所高校的开学典礼引起中俄两国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分别为学校开学典礼致贺辞,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共同启动开学。她就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下简称“深北莫”)。

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的深北莫于2016年10月27日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她既是深圳市大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三方合作举办的非盈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教育部获批的9家境内外合办高校中,深北莫独领风骚,成为国内首个使用俄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高校。2017年秋,学校迎来首批国内本科大一新生113人。

经过一年的探索前行, 这所全国首家以俄语为主的高校在深圳成长得如何?未来又有哪些新动作?本期“校傲江湖”栏目邀请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创校校长赵平,讲述这所特别的大学的独特风采。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创校校长赵平作客“校傲江湖”

学校是如何成立的?为何选择“落户”深圳?

赵平:学校是中俄两国国家元首先达成共识后,在两国教育部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合办。在我们学校的章程里面说得很清楚,学校的建立就是为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方面的支持。

我国推动中外合作大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引进国外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们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服务。目前全国有九所中外合作大学了,我们是被批准的第八所,另外八所中外合作大学全部是英语系列的。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的窗口,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大都市,深圳也有这样的能力及实力办好这所学校。所以两国都认为深圳是办这所国际化、全国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最好的选择。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创校校长赵平

是什么一种动力,使您选择出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创校校长这个新角色?

赵平:大概在2014年,莫斯科大学主动找北京理工大学想探讨合作的可能性,但就合办地点问题产生分歧而搁置,当时北京理工大学已经制定的发展规划是在北京建立良乡校区。后来中国教育部及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又到学校动员我们,让我们认识到合作办校已不仅是学校行为,而是国家发展的需求。

从国家层面上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绝对不是欧美化,像俄罗斯这样在教育方面有优势和特色的国家,都应该在国际化的大家庭之中。所以我们在深圳市举办这样一所中俄合作大学,是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填补了一个空白,也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提供“样板”。

创办一所新的大学,又是一所特殊的大学,这个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压力。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长胡海岩院士动员我到这里来筹办这所大学,压力很大,因为她是中俄合办的第一所大学,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非常缺乏,许多事情都是需要从头开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在建校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又什么让您印象深刻?

赵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合作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和俄罗斯的合作不是很多。我们没有什么经验,每走一步都需要探索。我们筹办这所大学就是困难重重。许多问题都是第一次碰到,解决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当中,在探索中前进,就是那句话叫“砥砺前行”。

例如教学的方案,主要是来自于莫斯科大学,但同时要和我国教育部对中国本科生提出的要求结合起来,在四年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完成莫斯科大学的学士课程,同时要完成中国教育部对中国籍的学生的本科培养标准,因此通过大量工作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独特的培养方案。

去年我到俄罗斯在莫斯科进行招生宣传,我发现俄罗斯的学生不知道深圳,要说“香港边上有一座城市叫深圳”后他们才把地理位置弄清楚。那么我想,我们学校能作为深圳的一个窗口,搭建起中俄合作的平台,通过我们的努力,源源不断地引进和扩大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现在在俄罗斯,一提到深圳,他们马上就会将深圳和这所合作的大学联系起来。

“深圳速度”让我惊叹,我们过渡校区的学生宿舍公寓楼用了3个月就封顶;30万平米的永久校区从2016年的11月开始动工,到了2017年的8月底全部封顶。有其他政府的代表团到我们这里参观,我就跟他们讲:“人们常说有钱才能任性,深圳是有钱,但是它不任性,它高瞻远瞩,看准了的事情,它是舍得花钱。”这点也让我印象深刻。

深北莫区别与其他高校的特点是什么?您的经历会不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赵平:我们是目前国家唯一一所主要用俄语进行教学的高校,我们主要的老师是来自莫斯科大学。除了俄语这个特色以外,我们也是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以精英式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我们设想学生毕业以后应该是成为推动中俄合作、“一带一路”发展等方面的领军人物、精英人才。

我们录取的学生高中都是以英语为主,到学校后最大的困难就是俄语语言的问题,所以大一他们要从零开始学习俄语一年时间,剩下的三年要学别人花四年时间学习的专业课。我们想,既然俄语的问题解决了,如果不再继续深造,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对学校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我们从招生的时候就主张,学生要到我们学校来学习,要做好从本科生读到硕士生,甚至读到博士生的准备。在学生的结构上,也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为一比一,换句话说,我们在校本科生毕业后都有机会进入到研究生学习。 因此我们校区的规划中,科学实验建筑面积要远远的高于我们的教学的面积,就是我们留了充分的空间为以后开展科学研究做准备。

作为校长,如果他的经历比较丰富一些,对于创办一所新的学校的话可借鉴的经验当然是会更多一些。但我们学校的领导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校长,我更重要的角色就是执行。大政方针是由董事会,即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共同决定。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培养扎根于中国大地,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2019年学校将搬进永久校区,未来学校发展规模是怎样?校园会形成怎样的文化特色?

赵平:到今年9月份,我们在校生是是300多人,到了明年搬入永久校区,规模会进一步的扩大,但是学校总规模是控制在5000人。

我们国际化的重点主要是面向“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以俄语系国家为主,按照我们的规划,在校生当中,国际学生的比例应该是30%左右,我们目标是能做到每一个宿舍都有一个国际学生,让他们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更好地实行交流,营造国际化氛围。

在我们学校里就是中文,英文,俄文大家都混着在用。我们培养学生是多种语言的,所以在本科也会继续学习英语,有些学科例如生物专业就完全是用英语教学,未来还会再开辟一些用英语教学的本科生专业。

在这种氛围中,学校的文化在逐渐形成中就看出一些苗头。我们学校国际生及俄罗斯老师比例较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自然产生一种文化的包容及融合。我们办这所学校,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进行合作,就需要一种包容的精神,大家的话能够求同存异。所以学校总体呈现的是一种包容、交流、合作的文化,找到目标去努力,我感觉势头很好。

未来,除了会加大与莫斯科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优势专业深度合作外,对于俄罗斯久负盛名的艺术,我们想2019年开始引进声乐、器乐、芭蕾等艺术课程,招生量少但水平会很高。

送给考生们的话?

赵平:如果想舒服轻松的完成大学的学业,我们学校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相信中国青年当中有一批是有志青年,他们是愿意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付出和汗水,能够在我们学校得到一些真本事,学到一些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施冰冰]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