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消费>今日重点>

手机“漫游”费都取消了 异地销号也要跟上

条评论立即评论

手机“漫游”费都取消了 异地销号也要跟上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6月22日,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宣布将在7月1日起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手机用户的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流量“漫游”费进入历史。

6月22日,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宣布将在7月1日起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手机用户的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流量“漫游”费进入历史。然而,“归属地营业厅”仍在给不少用户制造困扰,销户、换卡、换套餐一类的重要业务必须回到归属地营业厅办理。资费实现了全国一体,但部分服务却仍停留在原地。

不办理销号导致号码欠费后停机,号码持有人可能被拉入号码归属地营业厅的黑名单,甚至产生不良征信记录,给日后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随着人员流动迁移的数量不断增加,销号等业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每次都要回归属地办理相关业务,显然不符合现实需要。从法律角度来看,无论出台什么额外的电信政策,为用户提供及时、对等的注销服务,是运营商应履行的责任。

但就目前而言,手机号注销便捷化存在不少制度层面的障碍。目前三家运营商的组织架构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采取集团+省市+地市等分公司模式。各分公司之间按行政区划分出明确的市场范围,各自独立运营结算,彼此构成竞争关系且不互通。各个省分公司有各自的计费系统,省内跨地市可以注销,但无法注销外省的卡号。同时由于以往曾经出现过假冒他人进行异地补卡、异地销号等案例,让运营商对异地销号一类重要业务显得格外谨慎。

从今年7月1日起运营商取消全国流量和本地流量的资费差别,其背后关键在于把数据打通、对接计费系统。在这项改革的推动下,“跨省销户难”的技术性障碍实际上会被逐渐消除,同时过去电信运营商构建的市场模式可能会迎来深刻改变。实现电信运营商全国资费套餐统一、业务一致,意味着当前运作已久的分公司模式将形同鸡肋,这必然又将带来行政结构、人员编制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短期来看,付出成本远大于收益,电信运营商在这件事上恐怕也缺乏动力。

在“漫游”费取消且资费全国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推动异地建立安全、便捷的服务流程是大势所趋,不可回避。打通全国业务平台,实现集中化管理,达到一点服务全国,这是电信运营商业务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是为方便用户办理注销手机号等业务,还是让大众的移动网络生活更安全,切实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都必须改变当前运营商分公司自成一统相互隔绝的局面。实现这一目标,更需要顶层设计的支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疏通电信运营商当前存在的改革障碍,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田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