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10日讯(记者 林圳彬)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完成对赤石街道碗窑公路和新城村路的施工改造,改造后的道路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也为当地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助力乡村振兴。
碗窑公路是碗窑村村民进出村庄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当地沙姜、凉薯、树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运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原本的道路宽度仅为3-3.5米,加之使用年限较长,导致路面出现了裂缝、破损和麻面等问题,给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改善这一状况,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对共计1993米的碗窑公路大水口至王京埔西段和角仔里至内碗窑村段进行施工改造,对道路基础差、路面损坏情况严重的路段进行破除重建,对路面结构良好的路段进行加宽处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
碗窑公路整治后(破除重建段)
碗窑公路整治后航拍图(拓宽段)
“盼了好久,以前遇到对向来车时错车都错不开,需要退到路口才行,有时还会发生拥堵。现在道路拓宽了,出行方便多了。”碗窑村村民林先生感慨道。
碗窑村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东北部,是一个风光旖旎的革命老区。碗窑公路还连接着深汕首条郊野径——东都岭古驿道,沿途山清水秀,是户外登山、徒步爱好者的好去处。
新城村路起点接新城路,终点至新城小学,全长844米。此前,这条路是一条砂石路,雨天易积水,坑洼难行,且路面宽度仅为3.5-4米,不仅给新城小学学生上下学、村民日常出行带来不便,也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城村路整治前
新城村路整治后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结合道路实际制定“一路一策”路况提升方案:对砂石路进行硬底化,按照“因地制宜、保持通视”的原则设置3处错车台,并增设波形护栏,以消除潜在事故隐患,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质量。
新城村路新增错车台
“我们村有种茶的传统,大蕉茶园种植的绿茶茶香沁人心脾,轻啜一口,回味甘甜。现在道路环境变好了,绿茶也能更顺畅地运到深圳、海丰等地销售,大家返乡就业创业、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和动力也更强了。”新城村党支部书记洪振东高兴道。
新城村路整治后航拍图
新城村水资源丰富,紧邻赤石河,村域内还拥有洋坑水库、里坑水库、龙眼溪、围王爷溪和龙潭等丰富水体资源。村内的传统民居——新城古寨至今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当地的特色小吃蒸松粿、切肉糕以及种植的蜜柚、树葡萄等农特产品,也将通过新修好的农村路,送上周边城市居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