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流动”力量双向皆有奔赴
2024-11-15 16:2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让 “流动”力量双向皆有奔赴

评论员 郭珍莹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管理成为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从管党治党的高度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让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的旗帜,进而激活基层治理“流动”因子,凝聚基层治理“流动”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双向皆有奔赴。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流动的“红色资源”。随着新业态的繁荣发展,一些流动党员的工作单位、居住地点、联系方式等频繁变化,部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流动党员逐渐淡化了党员意识、淡忘了党员身份,变成了脱离组织的“游子”。揆诸现实,部分党组织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及时,导致党员外出前未及时向所在党组织进行备案报告,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工作交接存在空档期,部分党员无固定的务工地点,流动性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很难及时准确掌握外出流动党员去向、所在地等信息。

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旗帜,流动党员从业面广,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部分流动党员远离所属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部分外出流动党员所到务工单位或地点尚未建立党组织,党关系无法转接,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个别外出流动党员不愿在务工地点亮身份,刻意隐瞒党员身份,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不主动,参加组织生活不及时;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开展流入党员摸排工作不重视,对流入党员关心关注不够,导致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实。模范作用难发挥,部分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务工党员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加上部分外出流动党员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与原党组织联系不紧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原党组织开展的活动;难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应加强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员身份。如何解决流动党员数量大、管理难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广东东莞高标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在精准排查上发力、在发挥作用上用劲、在送温暖上出招,实现流动党员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融;在深圳街头可见的“流动党员之家”驿站;在广州的一些商圈楼宇内的电梯口、楼道口等公共场所摆放党员报到指引海报,通过网络发布《致流动党员一封信》和《花都区流动党员报到“八享有”激励清单》,让流动党员自觉自愿融入组织、接受管理、服从安排,从而不断增强组织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建好流动党员党组织“铁打的营盘”,吸纳流动党员“流水的兵”。流动党员管理不仅要在严管上做文章,更要在厚爱上下功夫,各地要深入落实关爱帮扶举措,创新正向激励机制,将教育管理融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的获得感,实现从“被融入”到“想融入”的转变。当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他们即使身处异乡也就有了党组织的依靠,同时也拥有了为当地发展贡献才智的广阔舞台。

[编辑:梁煖 吴沁彤] [责任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