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造血式”帮扶焕发乡村活力
2021-03-05 08:51
来源: 深圳晚报

龙岗“造血式”帮扶焕发乡村活力

人工智能朗读:

经过帮扶的新山村有了新面貌。受访单位供图

靖西南坡乡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受访单位供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5日讯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4亿中国人民同风雨、共奋进,描绘出一幅恢弘的脱贫画卷。深圳龙岗也带着使命和担当,写下了生动注脚。

2016年以来,龙岗区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广东汕尾海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广西百色靖西市、那坡县,支援合作江西赣州寻乌县,协作帮扶贵州毕节大方县,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四川甘孜州甘孜县,对口合作黑龙江双鸭山市、哈尔滨松北区等工作,在“精准”上下功夫,在“造血”上谋长远,探索出一条龙岗特色的帮扶之路,提前完成各项帮扶任务,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

对口帮扶乡村越来越靓

“一进去就是绿油油的稻田,清澈的河水流动,每家每户房子的立面都刷新了。我们邀请了深圳大芬油画村的画家在墙壁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美好的未来。”说起海丰县新山村,龙岗区驻海丰工作组组长王少平感到兴奋和喜悦。

新山村是龙岗对口帮扶的其中一个乡村。王少平回忆,第一次到新山村时,许多老屋人去屋空,破败不堪。修道路、改造自来水管网、建村委广场、建红色革命纪念馆。经过帮扶整改,如今的新山村从“空心村”蝶变成“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高峰期接待游客过万。当地老百姓吕伯感慨:“周末热闹得很,好多出门的年轻人也选择回乡发展,我们家乡越来越好啦。”

在距离新山村千里之外的广西靖西市南坡乡,同样发生着美好的变化。“有乡亲住在高山上的双层木瓦房,下面一层还在养牲畜,条件艰苦。”这是曾让龙岗扶贫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一幕。如今,通过住房保障帮扶计划,乡民圆了安居梦,昔日的危房变成了崭新的楼房,村里的路灯也亮了起来;靖西市大莫村更是从一个没有厕所、没有信号的边境贫困村,变成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脱贫示范村,成为中越边境协作脱贫的新名片。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岗扶贫干部多次深入帮扶地走访调研,大力实施兴边富民“五个工程”,通过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社会捐助等方式,推动一个又一个民生项目在当地开花结果,尤其是“边境”扶贫经验颇丰;龙岗在为对口帮扶地送去一场场暖心“及时雨”的同时,一幅幅绚丽的乡村建设画卷也徐徐展开。

因地“造血”激活致富密码

如果说送去暖心“及时雨”让乡村美了“面子”,解决了村民的民生困难,那么“造血式”的产业帮扶则是引来“长流水”,激活致富密码,点燃乡村振兴的引擎。

从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到口角村只有20公里,但山路蜿蜒,驱车也要花40分钟。口角村位于城厢镇西南部大山之间,2015年有建档立卡困难村民392人,生活条件艰苦。短短几年,口角村村民全部脱贫。究其原因,村民指向了那漫山的桑叶以及蚕房里吐出的“银丝”。

“以前几乎都是种玉米和水稻,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口角村村民回忆道。转变发生在2017年后,龙岗区因地制宜帮扶口角村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如今,全村已经有了公共蚕房39间,桑园面积达到了800亩。一根根蚕丝“织”出了一条脱贫路,仅通过桑蚕产业,户均年收入就达到2.5万元。

广西靖西市南坡乡发扬着“石缝求生”精神,发展水果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广东海丰县新山村引入红色革命旅游村的概念,焕发了发展活力;而海丰县下埔村则发展起“番薯+水稻”的产业模式。在龙岗区的精准帮扶下,各帮扶村纷纷因地探索特色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在“造血式”产业帮扶中,共建产业园是一大抓手。龙岗充分发挥市场、企业、资金、技术优势,坚持市场化思维,让共建产业搭上深圳“快班车”。如通过“一城、一企、一楼、一品、一业”的引领,对接海丰县的空间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投入3亿元共建海丰生态科技城,引入珠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目前已引入项目51个,带动总投资达220亿元。

消费扶贫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

“番红薯、沉香茶,就数汕尾好。打call加油,扫码下单,我是戴玉强。”“好山好水好汕尾,真心真意真扶贫。我是丁毅,我为石南蜜薯代言。”去年,不少文艺名家和文体明星纷纷在抖音平台为“石南蜜薯”代言。一时间,来自广东海丰县石南村的蜜薯成了“网红产品”,还化身蜜薯焖排骨、芝士焗蜜薯等佳肴,被端上了深圳五星级酒店的餐桌。

受疫情影响,去年初石南村出现了农产品滞销。龙岗扶贫干部集思广益,通过创建微店、直播带货、引进星级酒店等新颖模式,打响“石南蜜薯”品牌,带动石南村其他农产品热销,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精准扶贫中,消费扶贫是重要一环。对此,龙岗区持续创新消费扶贫模式,积极开展系列推广活动,通过产销推介会、线上线下销售、“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推动产销对接,架起大山与城市的桥梁,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去年,龙岗在全市率先举办农特产品推介会,集中展示、推介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现场采购签约金额超400万元。

“志智双扶”厚植乡村希望的土壤

“校服真好看,我很喜欢!”靖西市龙靖小学一位学生接过校服,脸上洋溢着笑容,并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这一幕发生在去年6月,而为学生们送上校服的,是来自千里之外的深圳龙岗企业家。

教育帮扶谋长远。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学知识不局限于孩子,成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实现与时俱进。电商培训、农业技能培训、汽车美容培训,在海丰县岗头村,当地贫困群众尽享培训大餐;海丰县下埔村以就业扶贫为抓手,大力推广免费职业教育。“我们一定会利用学到的粤菜烹饪知识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在2019年举办的龙岗区粤菜师傅扶贫培训班结业典礼上,来自广西的农文标激动地说。当天,20多家餐饮企业争相向学员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来自广西百色的31名学员全部实现就业。

助贫困学生到深圳就读、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各类技能公益培训、引进人才队伍,可以说,龙岗区对兄弟地区的帮扶,是全方位、立体式、一站式的,不仅送去了资金和产业,也送去了先进教育、专业技术、创新理念等。龙岗一位扶贫干部感慨:“扶志能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扶智则教会大家技能,授人以渔,这样的帮扶更有力量。”(李其聪 肖整南)

数读

2016年来,龙岗投入靖西市、那坡县两地财政援助资金3.9亿元,实施188个项目。靖西市153个村、137032人全部脱贫;那坡县85个村、55674人全部脱贫。

自2016年以来,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县33个村,累计投入7.04亿元,实施332个帮扶项目;共计2242户、7699人全部脱贫。33个村有劳力户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以上,无劳力户100%落实兜底保障。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