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28日讯(记者 汤莎)围绕服务保障“双碳”目标,近年来,中国人寿不断丰富绿色保险供给,增加产品服务种类和保障范围,并将卫星遥感、气象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森林、海洋、湿地等“碳库”产品创新和理赔服务,以绿色保险守护绿色产业发展。2022年,中国人寿累计为绿色产业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万亿元,为超4000家企业提供环境责任风险保障。
绿色保障:为绿色产业发展“护航”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中国人寿与政府、行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论证,分析不同领域的固碳能力,设定不同灾害级别的阶梯式赔偿标准,陆续创新推出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农业碳汇保险、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等,填补了我国多个生态系统碳汇保障的空白,为金融保险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示范案例。例如,2022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仅在山东就开发推出多款绿色金融保险产品:在威海签单国内首款海草床碳汇指数保险,有效化解了海草床灾害风险,解决了灾后海草床碳汇资源救助、灾后重建和养殖维护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潍坊寿光市滨海湿地公园的645公顷湿地提供自然灾害造成的碳汇损失保障,填补了山东湿地碳汇保障空白;推出国内首创“海洋碳汇保险+信贷”模式,帮助企业融资增信,在银行成功申请贷款100万元。
绿色引擎: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赋能”
中国人寿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通过参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国寿智慧、国寿方案和国寿力量。特别是还从顶层设计、投资决策、风险管控、科技赋能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公司绿色投资的能力建设和实践探索。集团旗下资产公司持续构建ESG投资管理体系,制定行业机构首个ESG/绿色投资内部指引性文件,还牵头行业研究起草《保险资金ESG投资指引》,初步构建出一套完备的绿色投资体系。
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600亿元,落地打造了一大批优质特色绿色投资项目。例如,战略性投资青海黄河水电、中广核、中电核等旗下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特别是设立“中国人寿-电投1号股权投资计划”和“中国人寿-电投2号股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战略增资北京电力有限有限公司和东方智慧公司,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色电力,有效保障北京冬奥会绿色用能需求,为奥运健儿增添“绿色动力”。
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实施精准化投放,绿色信贷业务占比增速显著,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体系不断完善,“贷”动经济向“绿”而行。例如,支持江苏南通、广东台山海晏镇2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目前累计提供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超6亿元。该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5.43亿度清洁能源,满足11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约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4万吨,相当于大湾区约7.5万亩森林的碳汇量。截至2022年末,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近900亿元。
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人寿将始终践行服务国家重要大战略,在保险、投资、银行等领域深挖绿色金融潜力,持续将“绿色基因”深度融入企业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打造独特竞争力,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