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坚定扛起科技创新大局中的“深圳担当”
2022-10-14 12:43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牢记嘱托,坚定扛起科技创新大局中的“深圳担当”

评论员 彭健

牢记嘱托,坚定扛起科技创新大局中的“深圳担当”

“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之音,为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国家战略的关键落子,深圳心怀国之大者,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矢志前行。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原动力,是这座城市“软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深圳既是创新的产物,也在创新中不断创造着奇迹。梳理深圳的“创新史”,无论是打响特区建设第一炮的“蛇口热”,还是宝安县石岩公社大胆创办大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无论是率先建立证券交易所,还是敲响土地买卖第一槌,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在诉说着深圳作为创新者的故事。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深圳更以猛锐之姿在创新之路上阔步前行。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37.13%,专利授权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榜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科技奖项148项。今年上半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集群实现增加值6271.64亿元,占GDP比重达41.8%,较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2%,科技创新,为深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深圳蝉联创新型城市第一名,在创新治理力、成果转化力、技术创新力、创新驱动力4个方面均排名第一位,创新治理力更是高达96.4分。今年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排名第11,较去年再上升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在世界5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两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分列第二、第三。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这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折射出的是深圳对于科技创新的执着与坚持,和踏石留印的实干与奋斗。

最近,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大师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杰曼诺夫坦言,深圳对人才和科研毫无保留的支持是他未曾见过的。这种“毫无保留的支持”的背后,正是深圳对于科技创新战略意义的深刻认知和把握。某种意义上,对“创新”的高贵坚持,是深圳能够创造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的密钥,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的科技创新则被赋予了更宏大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家科技战略高地,深圳以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为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切实肩负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眼下,深圳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各类创新载体达2700多家,科研经费中每年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不能低于30%。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圳加快构建并完善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夯实了底座根基,也彰显了永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深圳担当”。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圳的科技创新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包括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构建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骨架的湾区创新资源空间格局,三地协同布局建设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6所港澳高校在广东参与共建新型研发机构9家。深圳、香港、广州在科技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三地的协同发展,将能发挥更好的核心引擎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深圳而言,这亦是推动科技创新更上层楼,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深圳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并力争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科技创新,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深圳将牢记嘱托,奋楫争先,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信心满怀地奔赴更辽阔的未来。


[编辑:梁煖 吴超]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