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做好网络原住民!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做好网络原住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做好网络原住民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运用网络,营造适合青少年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别提示 对中小学生来说,应重视对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然信息技术教育课是副科,但这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技能,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学习,应该掌握。未成年人上网相关法律规定第六十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

做好网络原住民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运用网络,营造适合青少年安全、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坪山区群团工作于9月1日至9月3日开展“网络文明·你我同行”网络素质教育竞答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及家长自我提升网络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奖知识竞答前

您可以先学习了解下方网络素养知识哦

青少年该了解的网络素养知识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

科学理性地看待互联网是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只有正确认识互联网,才能积极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特别提示:青少年应该充分重视并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努力掌握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术,利用网络优化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

二、科学掌握网络应用知识和技能

要积极使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促进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首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

特别提示:对中小学生来说,应重视对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然信息技术教育课是副科,但这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技能,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学习,应该掌握。

三、培养对网络信息的思辨性反应能力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些网站通过趣味、猎奇、暴力、色情等内容来提高点击率,有人在网上散播虚假信息,设置陷阱。因此,每个人都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特别提示:在接受网络信息的同时,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能够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是非判断、真伪辨别。还要学会管理来自网络的信息,以更好地应用信息。

四、提高网络使用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来说,要有网络使用的自我管理能力,把对网络的使用限定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

特别提示:学知识、长身体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因为在网上花太多时间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要合理分配好上网、学习、生活的时间,使自己的学习、娱乐等均衡、协调发展。

五、遵守虚拟世界的道德规范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网络世界也有道德规范,使用网络,参与网络活动要遵守基本道德要求。

特别提示: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适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做到尊重他人、严格自律、诚实友好。

六、树立网络法律意识

在互联网上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是最基本要求。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要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网络的安全有序。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不能在网上传播宣扬淫秽、赌博、暴力、邪教、迷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的信息。如果传播这些内容,会危害社会、危害他人,触犯法律。

特别提示:在网络上并不能彻底隐藏身份,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追查到网络行为和信息来源。

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青少年不仅要善于合理地使用网络中的有益资源,也要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对网络中的各种潜在威胁、伤害、陷阱保持警觉,当遇到各种威胁时能成功处理或避开,以免遭受伤害和损失。

特别提示:警惕不良信息,慎重结交网友,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网络属于公共空间,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即使有密码保护也可能让别人看到,信息一旦上传到网络,有可能广泛传播,并且可能难以彻底删除。

未成年人上网相关法律规定

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第六十六条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六十七条 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部门根据保护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需要,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

第六十八条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相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

第六十九条 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应当在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安装渠道和方法。

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七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七十二条 信息处理者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求信息处理者更正、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正、删除,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七十四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第七十五条 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

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第七十六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第七十八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和举报渠道,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举报。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权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或者网信、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第八十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显著提示的,应当作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户予以提示;未作出提示的,不得传输相关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对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向该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给未成年人的网络素

·给家长的网络素

·给老师的网络素

答题赢话费

本次网络素养教育竞答活动奖品为面值50元或10元的话费券,分3天投放,数量有限,抽完即止。

如果您中奖了,请根据提示即时兑奖充值,或者在规定时限前兑奖充值。

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网络素养知识竞答小程序,期待您与家人、好友共同参与。

未完待续

青少年群体不仅面临各类网络风险,而且正受到新型毒品的威胁。为了了解学生对相关毒品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学校对相关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今后全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收集有效信息。我们邀请广大青少年在活动结束之余,填写一份小问卷调查,填答完毕,有机会抽取现金红包哦!!!

填写问卷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