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深圳文化发展新画卷——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谈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文化软实力建设
2021-04-30 07:3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绘就深圳文化发展新画卷——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谈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文化软实力建设

人工智能朗读: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30日讯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何凡“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适逢其时。现在的深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发展黄金期。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相继落地,特别是去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未来的5年,是深圳分‘三个五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个5年’和关键时间段。党代会报告通篇展示出深圳走进‘首个5年’的精气神和以新担当新作为迈上新征程的最佳状态。”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中着重阐释了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报告明确提出,城市文明典范,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是深圳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报告把握住这些特点和优势,赋予了“深圳文化”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奋力跑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度”提供强大动力,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提供强大动力

何东平说,站在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的历史节点,回望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的不平凡发展历程,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肩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大跨越,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演绎了深圳经济特区“五个历史性跨越”精彩篇章。

他表示,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丰硕。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赋予了深圳“城市文明典范”的战略定位,提出要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当前,深圳正以先行示范区标准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把深圳建设成精神文明建设典范、国际时尚创意之都、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文化创意产业先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面向未来,深圳文化发展新画卷已经绘就。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深圳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而城市文明典范就是奋斗目标之一,要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何东平说,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新征程已浩然开启。报告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奋力跑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度”提供强大动力。

他特别指出,今年初召开的深圳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深圳将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出台一个行动纲要,依靠三大支撑,推进十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大幅提升,深圳文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为深圳贯彻落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有力支撑。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有了“精气神”

“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圳具有三大优势。”何东平说。

他具体分析,一是特区精神和文化特质优势。深圳建设经济特区以来,逐渐形成了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创新创意、现代时尚的城市文化特质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势。这一体系,正逐步走向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如一年一度的文博会。三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圳正在打造大湾区核心引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具有较强竞争力。

“这三大优势,是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魂魄’和‘硬件’。”何东平说。

他认为,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城市文明典范,是深圳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之一。而今年初召开的深圳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未来5年深圳将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这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引领,实现了这一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就有了“精气神”。

占领全球文化产业竞争制高点

谈到深圳应如何落实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何东平说,这些年来,深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成为深圳市民自觉的行为准则。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需要在原有成就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创造性工作,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体系。”他建议,如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新提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把“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等品牌擦得更亮;还要塑造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文化传播新格局,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城市文明典范。

“已成功举办16届的深圳文博会为全国文化产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提供了强大文化支撑。”谈到如何把文博会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何东平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博会应积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向高端升级,占领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和文化制高点。

他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博会应紧紧抓住大湾区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和媒介,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让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展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深圳特区报北京4月29日电)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