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红色盐田②|藏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
2021-03-29 15:19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建党百年·红色盐田②|藏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

中英街博物馆内一景还原历史一幕

改革先声:

“特区中的特区”进入发展快车道

事实上,中英街成为“商业街”有史可循,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不少本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后来,一场台风导致中英街浸水,不少货物都被水淹泡。为挽回损失,乡民就在门口支起了一个木板,把物品放在上面晒。谁知,就有人上前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卖。旁边的住户看到后,也把自己的房屋改成门店。慢慢地,中英街上的商铺多了起来。

解放初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沙头角地区的农业、渔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也开始繁荣起来。1956年,华界商人集资在中英街兴建“沙头角商店”,主要经营一些小商品。后来,广东省委下拨宝安县30万元,用于恢复华界十几家商店,并将收归国有后的沙头角商店起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用于解决当地居民日常购物的需要。“那时候,商店只收港币,主要经营出口商品,为香港居民提供服务,是镇内唯一的一家国营商店和县级企业。”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商店可以说就是沙头角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前身”。

市民群众观看博物馆内视频

改革开放前,沙头角经济一度非常困难,加上与对面的香港收入悬殊,曾出现大规模的逃港潮,“1977年,深圳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4元人民币,香港新界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000港币,两地农民收入的巨大差距导致,20世纪50-70年代,深港边境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内地居民逃港潮。”1977年,广东省委负责人汇报边境地区问题时,邓小平说,“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1978年7月,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来到沙头角,当他在中英街看到几块石头把一条窄窄的街道一分为二,粤港两边贫富悬殊的景象时,指示当时的宝安县和沙头角干部:“沙头角怎么搞上去,你们要优先考虑。一条街两个世界,他们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很荒凉,怎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一定要想办法把沙头角发展起来。当然,全县其它地方也要加快发展,促进平衡,但是要优先考虑沙头角。”就这样,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管是中英街、沙头角,还是深圳,从此都迈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商业奇迹。

[编辑:郑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