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深度揭秘:深圳的社区防控为什么能获五星好评?

2020-04-15 08:05来源:晶报

原标题:深圳的社区防控为什么能获五星好评?

街道及社区领导在现场优化围合管理。

晶报2020年4月15日讯 2月10日,一位住在南山区珠光村的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这一消息,对居住在珠光社区的三万多居民而言,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农城化社区,建筑物多达529栋,登记重点疫区人员3376人,出租屋多,人员情况复杂……面对疫情,社区组织没有乱,严格执行深圳防控机制。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珠光社区除该居民外未增加任何感染病例。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战疫“大考”中,深圳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提出并推广实施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社康医生的“三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以及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的群防群治机制。社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住户进出100%实行双向体温检测,出租屋房东和承租人100%宣传到位、联系登记、落实责任,筑起一道社区小区联防联控“防疫墙”。

章阁社区给出入人员测体温。

围合封闭式管理,构筑防疫堡垒

疫情防控关键在末梢,成败看基层。守住“最后100米”是疫情阻击战的关键一环。

与珠光社区一样,位于龙华区的章阁社区也是个农城化社区,社区全都是统建楼和小产权房,横街窄巷四通八达。

“要把3平方公里的社区围起来,我心里也没底啊!”

2月7日,章阁社区党委书记杨锦天接到防控指令,要将社区居住区域进行围合管理。

作为一个超大型社区,社区外来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富士康近半员工就住在该社区,高峰期管理人口高达16万左右。怎么围?这对于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的杨锦天而言,依然是一道难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杨锦天和同事查阅各种资料,现场踩点后自制出一份社区分布图,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社区划分为28个片区。“第一是方便居民,第二划分多个片区能将感染病毒者隔离,万一哪一户确诊,不会牵连到整个社区。”杨锦天迅速召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从四处调集铁马4000多个,连起来足足8公里长,实现围合全覆盖。

围合起来,怎么管理?设卡点是第二步。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我帮您测个体温”这是围合管理一个多月来,值守在章阁社区卡点人员说得最多的两句话。看似简单的工作,责任之重不言而喻。“33个卡点24小时轮班,住户进出100%实行双向体温检测。为守好社区大门,卡点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面对各种情况、各种需求、各种情绪,压力非常大。”杨锦天说,但是非常时期必须刚性执行,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遇到两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杨锦天用“步步惊心”来形容当晚的情景。

3月5日,湖北人林生(化名)和陈生(化名)从印尼回国,因家乡湖北封城,两人准备飞到深圳找住在章阁社区的老乡王华(化名)。3月6日凌晨,两人拖着行李来到章阁社区,“非社区人员不得入内”,林生和陈生两人被卡点工作人员拦截在外。王华好说歹说,卡点人员也没有放行。最后,由王华将两人行李带回家。两人在外逛了两日后,于3月9日住进附近的维也纳酒店。

就在两人入住酒店当天,林生经检测体温达到37.5℃,加上他从境外回来,酒店人员立即通知了“三位一体”医护人员上门检查,随后陈生也被检测到37.3℃。“如果两人连续发烧,很大可能就是新冠。”杨锦天和他的同事立即联系两人的密切接触者王华。没想到一检测,王华也发烧了,体温为37.5℃!3个人同时发烧,医护人员立即给他们做核酸和CT检查。当晚,杨锦天和同事一直等到凌晨两点,第一次结果出来,核酸检测阴性。杨锦天和同事松了一口气,虽然“有惊无险”,但这件事也让杨锦天和同事更加意识到了做好社区“守门员”的重要性。

南园街道健康驿站送走第一批解除医学观察人员。

精准布局,建立联防联控运行机制

章阁社区是深圳社区防控的一个缩影。作为移民城市,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且人口结构、居住结构复杂,极大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难度。一方面,深圳的社区小区数量庞大、情况复杂,超高层建筑多、人口密度大;另一方面,返深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各类工业企业的职工,居住在人口高度密集、防护难度较大的城中村。这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组织动员、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当疫情袭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布局社区小区联防联控工作,形成了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小区为基本单元,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联担、力量联合、疫情联防、隔离联管、信息联通、保障联动,上下左右齐抓共治、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社区联防联控机制的若干措施》,从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协调运行机制、实行严格严密的社区防控措施、动员各级干部和志愿者到基层去、帮助社区解决疫情防控的实际问题等四个方面,绘出更具体的社区联防联控“作战图”。

深圳的社区小区防控举措不断升级、日益强化,但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实行隔离楼栋单元的居民,每天都有专人提供代购生活用品、送餐上门、收集垃圾等服务;社康医生送药上门,为居民提供疫情预防照护服务;政府选定酒店作为“温馨驿站”,解决湖北籍健康人员落脚问题……种种措施都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叶其奋是桃源大学城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参与“三位一体”入户走访摸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协助居民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实时跟进重点人群的情况是她每天的工作。

一次,她排查发现某小区居民家里住着几位来自重点疫区的亲戚。她立即叮嘱这家人做好防护措施,并将情况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每天监督居民做好居家消毒、监测体温。几天后,这家人中有1人发热送医并很快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因为做到了早发现、早医治,经住院治疗21天后该名患者即康复出院。同时,在她的细心督促下,这户风险系数极高的家庭另外6人因隔离防护措施得当,均未被感染。得知患者出院后,她还自掏腰包买来营养品登门慰问,将关心和温暖送到居民家。提起叶其奋,患者一家难掩感激之情:“在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小叶对来自疫区的我们一点也不排斥,非常令人感动。这段时间,她每天都和我们联络,关心身体状况、询问生活需求,提醒我们坚持做好防护措施,都说深圳是座充满爱和温暖的城市,从她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

疫情期间,很多像叶其奋一样的社区工作者在为社区筑起牢固“安全屏障”的同时,也成为了居民身边的“贴心人”。

家庭医生给社区居民送防感汤。

社康中心送药上门,提供预防照护服务

如果说,社区小区承担的是“守门员”的职责,那么,社区里的社康中心则担任着“排雷兵”的角色。由社康中心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成立的三人小组承担起庞大的人员排查、信息追踪工作,他们负责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公安系统下发的重点人群名单核查和对密切接触者转运的任务。

新洲社康中心全科医生吴永杰就是这其中的一分子,作为联合防控工作三人小组的负责人,在遇到排查被拒之门外,或居民不配合、不理解的情况时,他不厌其烦地讲解,上门一次不行就两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取得居民理解配合。

社康医护人员不仅组成“三人组”上门排查,赤尾区域滨河社康的全科医护人员还为居住在社康中心服务半径1公里以内的签约家庭医生居民,提供“防感汤”的送药免费上门服务,积极落实对签约居民进行疫情预防照护工作。居民颜先生刚回到深圳,就收到了家庭医生的信息,马上预定了6剂防感汤,他还发朋友圈说:还是深圳重视,一到深圳就收到社康的防感汤,暖心!

而除了贴心服务,社康全科医生还是居民的“定心丸”。疫情期间,居民遇到头痛脑热的情况,担心疫情不敢外出就医。这时,全科医生里的家庭医生会提供专业咨询,并为不能来社康开药的居民上门配送药物。

2月8日,邹女士的丈夫出现发热,她紧急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在排除流行病学史之后,他们按家庭医生指引至市中医院就医。此后每天与家庭医生联系,告知病情变化,咨询服药后出现的皮疹、腹泻等问题。10多天里,家庭医生一直“陪伴”,直至邹女士丈夫病情稳定,体温恢复正常。

章阁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居民申报个人信息。

健康驿站夯实基础,彰显基层防疫温度

由三人小组排查的密切接触者转运到哪里?如何才能实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宗旨?对于一些人口稠密的社区来说,是一道难题。为此,设立健康驿站,提供专业温馨的医护照看服务,减少社区传播风险,是深圳市社区防控疫情的一个创新尝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如果说医院是歼灭战的“主动脉”,那么健康驿站就是阻击战的“微细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福田区卫健、街道、公安等部门联手,在全省率先组建了一批健康驿站,作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医疗场所,同时也为抵达深圳的疫情发生地旅客提供临时落脚点,并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

健康驿站医护人员负责引导密切接触者入住、测温、配合疾控中心采样、有可疑症状及时上报联系转诊外,还承担着照顾“密接者”们的生活起居工作,如订制餐食、帮拿快递、更换日用品、买药……入住者们的需求会在驿站微信群里发送,工作人员细心地将需求登记,并及时提供服务。

“我不想住在驿站,明天就是我生日了……”2月6日晚,入住健康驿站的小航(化名)小朋友委屈地说。

第二天,工作人员便将蛋糕、零食饮料,送到了小航的房间,并“隔空”为他唱起生日歌,同时,微信群内的所有人也都相约为这位小寿星送上了生日祝福。

“太棒了!这么多好吃的,这是我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小航的兴奋溢于言表。

原来驿站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就为小寿星准备了这个特别的生日,这一暖心举动让小航和其他隔离对象感受到了健康驿站的温暖与关爱。

“面对漫长的医学观察期与等待,隔离人员其实挺煎熬的,而值守于此的我们就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身体上的照顾,更要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慰藉,要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健康驿站的医护人员说。

2月11日,福田区南园街道健康驿站送走第一批解除医学观察人员23人,他们不仅对深圳的防疫工作给出五星好评,在走出驿站时不断向工作人员表示谢意,称赞:“这里就像个温暖的家!”

深圳,一座千万级人口的移民城市,如何筑牢社区这一道关键防线,这些探索和实践是深圳给出的答案,也是这座先行示范之城为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提升,完善、优化社区乃至城市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作出的积极探索。

晶报特别报道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