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鹏城人的晚餐——青年奋斗者篇

2018-11-07 17:10来源:深圳新闻网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一日三餐,晚餐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餐。它是一天的尾声,意味着自我的休整,家人们也终于可以聚在一起,分享这一天的收获与心情,一起期待新的一天的来临。深圳,这个以“奋斗”和“梦想”著称的城市,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奋斗者与安居者,他们的晚餐又是怎么样的呢?

叶晓琳

职业:自由职业者

晚餐:三明治 /柠檬水

晚饭时间:晚上7点45分

从英国某大学毕业之后,学习品牌管理的叶晓琳从惠州老家来到深圳,先后做过美术指导、品牌策划、摄影工作,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标准的“斜杠青年”。深圳于她而言,是介于奋斗和生活中间的那个点,“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她说,“但是我觉得我的生活是可以移动的,我不认为有房子才有归属感,一个城市如果有一个我熟悉的地方,我就有了归属感。比如,我在深圳经常会去一家咖啡店,这家咖啡店就给了我对深圳的归属感。”

今天她的晚餐是一个三明治和一杯柠檬水,她认为三明治是一个可以非常“有效率”的食物。“我偶尔也会做饭,三明治是一个蛮平衡的食物,既有蛋白质,又有主食,营养很均衡,很适合我。”

Sunny

职业:媒体编辑

晚餐:没有晚餐

晚饭时间:不固定

因为编辑的工作时间有点特殊,Sunny经常没有时间吃晚餐。“我们需要早中晚倒班,晚班一般是下午一点到九点,在这段时间,我必须一直盯着电脑。”晚上九点下班之后,她仍需处理一些工作,“有的时候实在觉得自己需要吃饭,也必须六点前吃完。”在上晚班的日子里,她选择最多的晚餐是外卖快餐,她说,“我选择外卖的唯一要求,就是离得近、送的快。”

Albert

职业:台商 /设计师

晚餐:沙拉

晚饭时间:晚上7点

1997年,Albert就从台北来到了大陆,今年是他在大陆的第12个年头。如今的他,已在大陆成家立业,现在从事设计行业工作。曾在美国留学且在国外工作过的他,对新鲜事物一直保持着一种开放接受的心理,也包括食物。“平时吃饭,中餐西餐都有,”他说,“食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连接家乡的‘纽带’,深圳是一个各种文化的汇集地,食物也是多种多样。这种多样化让深圳变得更加吸引人,也会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共同建设这个城市。”

姚璇璇(左)和李创源(右)

职业:实习律师

晚餐:快餐店里的窝蛋牛肉饭 /鸡扒饭

晚饭时间:晚上7点15分

姚璇璇和李创源都来自潮汕,现在两个人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实习律师。“平时有的时候吃外卖,有的时候自己做饭,”他们说,“深圳的潮汕食物很多,所以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粿条,肠粉之类的东西。食物可以解乡愁,有的时候周末做个饭,和老乡一起吃,就让我们在这个城市不那么孤独。”

       Gillian

职业:活动策划

晚餐:小店里的越南粉

晚饭时间:晚上7点10分

Gillian是一个跨境上班族,来返于深圳和香港,工作日一般晚上7点半下班,到家通常是8点多9点。“相比起香港,我觉得在深圳的生活比较舒服,”她说,“我喜欢爵士乐,所以经常会去听,自然也会选择在深圳这边吃饭。我有在香港生活过,在那里,工作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而在深圳,我可以真正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杨浩翰)

[责任编辑:施冰冰]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