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书写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书写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40万红马甲、人均捐款全国第一、300多万人次无偿献血超676吨,第十四届关爱行动举办两万多项爱心活动、“日行一善”公益行动深入市民生活……

既常态化又法治化,文明之城洒满法治阳光

“深圳年轻,有活力,我们也正值青春,所以要把最美好的年华绽放在这里”“深圳创新活力很强,有很多机会,很适合创业”……

正值毕业生报到季,在深圳博物馆,一场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的“新校友毕业生专场”正在举行,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的100多名新入户高校毕业生交流着自己选择来深圳的理由,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今年2月,深圳通过了《深圳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这是深圳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又一创举,通过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从此,深圳的新市民们在培训中将迎来自己的“入市第一课”。课程引导着新市民全面、深入认识深圳这个大家园,而课程中的深圳社会医疗保险、人才激励、人才安居等政策解读,正是新市民们关心的问题。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深圳发扬特区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推出多项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创建长效化、常态化、法治化。

近年来,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修订出台“最严交规”、“控烟条例”、“无偿献血条例”等,坚持推进文明领域的立法、执法和普法,以法治精神和民族美德培育文明公民,建设文明城市。

近来,深圳新动作不断——刚刚出台的《深圳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制度》,让市民的善行义举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出台《深圳市文明过节工作暂行办法》,常态化开展节假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宣传劝导;制定《深圳市大型展会文明提升工作指引》,借助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文博会等重大文体活动,开展公共文明行为宣传劝导。此外,深圳不断加大文明主题公益广告刊播力度,积极挖掘新闻热点事件中的文明元素、文明话题,策划开展舆论宣传,凝聚社会共识。

不仅如此,深圳每月开展一次“交通文明指数”调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测评和调查结果在媒体公布,并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进行通报。

可喜的是,近几期的“交通文明指数”与“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得分都不断攀升,体现出这些测评调查对城市文明的督导推动作用。

既共建又共享,市民尽享文明创建的实惠

向敏阿姨在龙岗住了20多年了,她发现,自从社区的各种培训班开设以后,自己身边的老朋友们不打牌,也不追电视剧了,大家经常约着去上培训课,学点东西。

“我越来越感觉到周边的变化,不止是马路变宽、绿化变好了,不止是街道上的小摊贩、小摆卖不见了,也不止是小区里的乱丢垃圾变少了,而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在悄然变化。”她告诉记者。

深圳人还喜欢在朋友圈里各种“晒”,充满自豪——

晒“深圳蓝”,为深圳天气点赞;晒“地铁里排长队”,为有序环境点赞;晒“人头涌动的书城”,为爱阅读的深圳人点赞;晒“红马甲”和U站,为志愿服务点赞……

广大市民,正是文明创建行动的“主角”和亮丽风景线。市民的精神风貌与行为习惯,正是文明创建最有说服力的指标。

为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在全市扎实推进,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活动蓬勃开展,让文明的风尚传播到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在全市开展的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活动,“文明微行动”“文明创建大家议”等主题实践活动,“七彩年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季”、义工们的志愿服务深入基层,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局面。

在深圳,市民们自觉把文明变成日常的生活习惯——

他们遵守公共文明,斑马线礼让行人、拉链式交替通行、后排乘客系安全带;2017年4月的“磨房深圳百公里”,2万人徒步狂欢后片纸不留。深圳人崇尚阅读求知,日均读书41.48分钟,年均读书19.41本,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他们热心公益慈善,百万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角落,320多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

这座年轻城市,正因为对文明的不懈追求,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韩文嘉)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