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行业资讯频道 > 时尚 > 

倪虹:以策划推动深圳时尚产业发展

2019-12-23 11:08来源: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2019年12月22日讯 我来到深圳已有整整30年,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来深圳?”我想,如果起初是好奇,那么走过30年的岁月后,便成了一种习惯和依赖。

深圳的包容和激情,是我在许多城市不曾感受过的。在深圳一路走来,有过失败的懊恼,尝过跌倒的心酸,但深圳以它的包容一次次鼓励我们勇敢爬起,努力向前,它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不怕输的韧劲,更是无限可能的人生。

倪虹

深圳尼可概念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广西“海派策划”创始人。曾担任第一届深圳小姐大赛指定教练,并策划首届中国模特大赛深圳赛区活动。多年来,深耕城市文化产业、商业策划等领域,为多地政府和企业的文化建设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口述时间

2019年9月17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尼可概念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时装表演队时,领队对我们说:“你们是要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结缘上海时装表演队

小时候,因为常常生病,我的父母便将我送去练体育,希望以此强健体魄。五年级时,我进入上海体育运动学校,起初练的是短跑,后来因为个子窜得太快,改练跨栏项目。16岁那年,因为运动成绩始终停滞不前,达到了一个瓶颈,也出于对自己身体素质和未来的考量,我从上海体育运动学校正式退役,开始进入普高学习。

1985年,香港著名导演张彻在上海拍摄《大上海1937》,需要招募一批演员,也许是个子高,也许是上天的青睐,行走在外滩的我被导演助理发现,便被推荐到了张彻任导演的剧组,参与电影的拍摄工作。

也是这一次电影拍摄,让我与上海时装表演队结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服装公司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当时,时装表演队的模特都是由上海服装公司下属纺织工厂的女工组成,平均身高在1.65米左右。后来,因为时装队的表演引起了国际服装业的关注,上海服装公司决定招募一批身高在1.74米以上的模特,提高时装表演队的规格,与国际接轨。我在参与拍摄《大上海1937》时,身高已经达到了1.76米,恰巧被时装公司的星探发现,因此进入了上海时装表演队。

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性服装交流盛会

能够被选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我的心情非常喜悦且激动。刚进入时装表演队时,领队就对我们说:“你们是要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那时候,大家并不习惯用“模特”这个外来词汇,都称呼我们为“时装表演队演员”。当时的时装演员也与现在的模特有很大区别,进入时装表演队后,我就开始了朝八晚六的上班制作息,早上训练形体,下午上文化课,文化课里有古文、英语还有服装发展史等等。

1986年,我第一次登台做汇报演出。上台后,面对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脑袋一片空白,只记得走好台步。此后,随着表演队的名声越来越大,演出更加频繁,我们开始从上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87年9月,我们第一次穿着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服装,走出国门,受邀前往法国巴黎参加第二届国际时装节。当时,那是中国第一次参与国际性服装交流盛会,包括我在内的一共8个女孩都非常紧张,也很兴奋。

等到了时装节现场,我们才明白什么叫“大开眼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900名模特齐聚时装节联欢晚会,她们都穿着我们不曾见过的各式绚丽多彩的服装。

当我们出场时,舞台背景1500平方米的天幕上出现了万里长城、丝绸之路的图案,会场四周更是掌声雷动。我们身着红黑色相间的中式改良丝绒礼服,在民族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走在法国特罗卡德罗公园至埃菲尔铁塔之间近400米长的T台上,心里感到骄傲极了!

那次法国之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服装业的飞速成长,认识了中国模特行业的崛起。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回国后我们鼓足了劲奋发图强,并飞速成长,在后来的世界各地巡演中,日渐成熟。

当时师资力量匮乏,22岁的我反而成了深圳模特中心最有经验的一个,并因此当上了模特中心的队长兼教练,带着一群女孩磕磕绊绊地走上了模特之路。

人才引进来到深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我正在上海和平饭店拍摄广告,机缘巧合之下,得知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集团”)正在上海招募一批专业的时装演员去深圳组模特队,推广深圳的服装产业。

那时候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谈论深圳有多厉害。而之前,我们时装表演队也经常从深圳过关到香港表演,我也因此对深圳有了一些了解。当时我原本准备出国进修服装设计,但因为一些原因耽搁了,于是心里就想着去应聘试试,既然出不了国,能去深圳看看也好。

没想到一试就应聘上了,那年11月的一天,我们一行7个女生,坐着火车就从上海来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

到了深圳,已经是晚上11点多,当时上海正是冬天,深圳却下着雨,又闷又热,我们当中有几个没来过深圳的女孩还特别好奇:深圳怎么是个这么热的城市。

那时我们的宿舍就在上海宾馆的对面,从上海宾馆往西,全是郊区,市区只有相当小的一片。但对于我们这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一下子脱离了父母的怀抱,来到了众人口中“厉害”的城市,只觉得天地广袤,大有可为。

一手培养深圳的模特队

当时放眼全国,只有上海的各个服装厂有时装表演队,有丰富的服装推广经验,特发集团希望能通过我们,将这种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深圳,所以伴随着我们的到来,1990年,特发集团专门成立了深圳市模特中心。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时模特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职业,鲜有人吃过这个“螃蟹”,模特中心的负责人把我们招来后,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我们。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转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向领导提出,模特应该进行训练然后上台表演。

领导很快就同意了,但是那个时候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22岁的我反而成了整个模特中心最有经验的一个,就这样,我成为了模特中心的队长兼教练,带着一群女孩磕磕绊绊地走上了模特之路。

我那时候年轻,更谈不上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就把原先在时装表演队学到的一套原样照搬了过来,从形体纠正开始到走台步训练,再到不同礼服的展示教学。训练有模有样之后,我们开始尝试与深圳的一些设计师合作,进行商业演出,帮助本土品牌或者独立设计师品牌推广,随着合作的增多,模特中心逐渐步入正轨。

首届中国模特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深圳模特行业的市场潜力,增强了模特文化的辐射力,拉动了模特市场经济。

独立创业,将模特队和服装品牌引入内地市场

1992年,万科并购了深圳模特中心,并准备重新进行调整。当时整个深圳笼罩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创业潮中,每个人都在寻找机遇,看着满地的“创业热”,“出去闯荡一番”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愈来愈烈。于是,在模特中心被并购整改之际,我和好友一起离开了模特中心,出来创业。

那时,东门老街的服装行业非常繁荣,每天来来往往的拥挤人群都踏平了那里的石头路,可以说是深圳生意的发源地。我和好友就在东门老街租下了一间铺子,从服装批发开始创业。

因为我与服装行业接触了许多年,在服装设计这方面也曾学习过一段时间,于是,通过批发积累了一定的本金后,我们做起了原创服装设计的生意。

多年的模特生涯,让我们的眼光与众不同,原创的服装更是十分时尚、抢手。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自己的原创服装出来后没多久,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且不止一家,甚至连面料的批发都出现了大量竞争,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走更宽的道路。

1995年前后,百货商场开始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我们从中看到了商机。在个体经营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决定走进商场,做独立品牌的服装代理。

那时候,我们以深圳为原点出发,一路北上,然后从哈尔滨到山东,再到成都,把一些非常优秀的服装品牌引入内地各个城市的百货商场。没想到出师大捷,每个城市都取得了非常火爆的效果。后来,一些百货商场主动把一整层商铺都交由我们打理,我们也从简单的资源引进向商品策划和推广方向发展。

在商场的招商引资做得火热的时候,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每到一个百货商场,我们就与当地的时装模特队合作,在商场内开辟一块表演区,定时定期为商家做商品展示和品牌推广,同时进行销售,用模特儿的时装表演带动销售的理念很快就在当地流行开来。

参与策划第一届中国模特大赛 打开深圳模特市场

2000年之后,中国出了不少国际知名的模特,国内不少城市的模特行业也日益壮大,当时深圳有非常多的服装工厂和企业,对专业模特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那时很多模特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当时深圳甚至还流行一句话叫“深圳无名模”,整个模特市场良莠不齐,非常不成熟,亟须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的规范。

2005年,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准备举办首届中国模特大赛,其中就有深圳分赛区。当时主办方的负责人找到了我,希望由我来承办深圳分赛区的活动。

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

从承接任务、招商引资到大赛正式举办,我前前后后忙碌了整整两个月。当时深圳赛区的招商引资完全由我们独立承担,为了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我几乎动用了自己全部的演艺资源,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大赛,发现好苗子,让深圳能够真正走出一群专业的好模特。

当时,有不少怀揣着模特梦想的女孩参加比赛,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世界之窗的舞蹈团里有非常多优秀的女孩,都通过这次比赛被发掘出来,有位17岁的深圳姑娘更是一路闯进了全国总决赛,拿到了全国季军。

那次比赛虽然没有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深圳模特行业的市场潜力,增强了模特文化的辐射力,为深圳的服装、广告、演艺、礼仪和媒体等行业输入了不少模特人才,拉动了模特市场发展。

成立尼可概念引进策划理念

我们也在十几年的历程中,见证深圳本土服装品牌的每一次成长。

2006年,有朋友对我说:“你们时尚资源、商业资源都这么丰富,怎么不考虑开个策划公司,把这些资源都联通起来?”

当时的深圳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都不少,唯独策划公司稀缺,于是,在2006年4月,尼可概念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可概念)在深圳诞生。那时,我们对公司的定位就是为高端时尚发布做定制、商业策划、品牌包装,也为企业品牌形象推广做全程策划。

“策划”在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当时在国内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你们的“策划”到底是做什么?我们就跟人解释,策划方案就是一个计划,包含了各种推广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

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等到真正把理论变为实践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深圳八卦岭服装街上的一家独立设计品牌找到了我们,希望我们给他们做一场新品服装发布会。前期的设计都很顺利,等到在酒店布置场地时,如何搭建理想中的场地、用什么材料、灯光怎么布置……问题扑面而来,所幸,最后发布会在一次次不断尝试中成功举办。

现在,当年的独立品牌已经成为了深圳的知名品牌,而我们和尼可概念,也在十几年的历程中,见证深圳本土服装品牌的每一次成长。

作为一家策划企业,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而在深圳这片创新的热土上,这是最不缺乏的。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我发现我们的生活逐渐脱离了传统文化,但我一直坚信,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只有在继承传统中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所以在这几年的策划方案中,我们始终坚持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2019星河商置自由搏击大赛中,将国粹京剧融入西洋竞技,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碰撞。

对于我们而言,每一次活动策划都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活动策划,更是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厚重使命。未来,我们策划将更加聚焦于以文化育人,为传承发扬中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深圳晚报记者周婉军 实习生张东燃 梁炜婧

[责任编辑:方之颖]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