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奇观天下 > 

奇观天下|带你了解一个最风情的藏族——嘉绒藏族

2021-11-03 06:50来源:深圳新闻网

更多精彩点击》》

嘉绒藏族是居住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个别乡镇,讲嘉绒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人,藏区称他们为“绒巴”。李仁奇 摄

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直到1953年以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称“嘉绒藏族”。李仁奇 摄

嘉绒藏民多居住在河谷或半山向阳的寨子里。自古以来,他们建就地取材建房,用黄泥作粘合剂,以石块砌墙,以巨木为梁,横搭杂木,盖土于上,坚固不漏。李仁奇 摄

寨楼的外墙与楼顶统一刷成白色,木质构架与屋檐为红色。李仁奇 摄

屋顶四个角落有白色的小佛塔,代表着山、树、水、地四方神的四角,上面还插着经幡,每逢节日会进行祭祀,代表着嘉绒藏族的民俗风情。李仁奇 摄

一幢幢寨楼洒落在树丛中,或三、五成群相偎相依,或远离群楼。李仁奇 摄

嘉绒人居住的地方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气候比较温和,其服装以棉质为主,较少采用皮毛,妇女的头巾和裙裾色彩鲜艳、讲究刺绣,与牧区的藏胞有明显的区别。李仁奇 摄

这里山上烟雾缭绕,山间绿树成荫,山脚河流环绕。李仁奇 摄

嘉绒人依然大多过着传统朴素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与墨尔多神山为伴,简单而快乐。李仁奇 摄

丹巴县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以盛产美女扬名天下。李仁奇 摄

据史书记载,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气侯温和、山美水秀,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里的丹巴繁衍生息。其境内著名的墨尔多神山周边逐渐成为美女如云的地方。李仁奇 摄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近3000名美女走出村寨,被九寨沟、四姑娘山、海螺沟、成都、西宁、北京等地大大小小的歌舞艺术团和旅游服务单位聘用。李仁奇 摄

嘉绒人十分重视耕种,开种前须打卦、测吉日,以确定何时播种。李仁奇 摄

他们对撒种人选择也有严格的规定,青稞和小麦这样的主粮必须由男主人来撒种,而玉米、黄豆、碗豆则可以由女子来代替。李仁奇 摄

每年农作物收获的时节,丹巴各村各寨都要举行盛大的选美活动。李仁奇 摄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习俗被赋予全新的涵义保留了下来,服务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李仁奇 摄

2002年后,嘉绒藏族风情节举办时间定在每年10月26至28日举行,为期3天。活动内容主要有锅庄、服饰表演、选美、歌舞表演等等,让游客充分领略“歌舞之乡”的内涵。李仁奇 摄

位于丹巴县城以北20多公里的巴底镇是遐迩闻名的“美人谷”,“2021丹巴嘉绒乡村风情节”开幕式最近在这里举行。李仁奇 摄

穿着节日盛装的嘉绒藏族同胞在这个盛会上展示他们的风采,令游客大饱眼福。李仁奇 摄

嘉绒人多彩的头饰(正面)。李仁奇 摄

嘉绒人多彩的头饰(背面)。李仁奇 摄

一个个风姿绰约的丹巴姑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来回穿梭,宛如朵朵飘逸的彩云,光彩耀眼。李仁奇 摄

表演锅庄的队伍。李仁奇 摄

巴底镇二基坪弓箭舞表演队,他们将表演弓箭舞《嘉绒十三战神》。李仁奇 摄

活动现场。李仁奇 摄

丹巴姑娘上场表演。李仁奇 摄

丹巴嘉绒藏族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历史悠久的女子成人礼习俗,成人礼在藏语中称为“几萨”,是“穿成年新装”的意思。当地汉语又叫“戴角角”。李仁奇 摄

年满17岁的女孩身着珊瑚、玛瑙、珍珠、海贝等祖辈们代代相传的饰品,梳扎像牛角一样的发束参加成人礼仪式。李仁奇 摄

在嘉绒藏族的传统民俗中,女孩经历过成人礼仪式之后,才算长大成人,才有资格恋爱结婚。李仁奇 摄

巴底小学的同学们身着嘉绒服饰,舞蹈结合丹巴传统歌舞艺术,充分展现了丹巴深厚的文化底蕴。李仁奇 摄

漫步丹巴,仿佛置身其中,成为这绚丽秋色画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仁奇 摄

[责任编辑:黄春才]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