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_>

深圳蓝天救援队:在险峻山岭中放飞“蓝色的梦”

深圳蓝天救援队:在险峻山岭中放飞“蓝色的梦”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9月15日讯 (记者陈昕辞)“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在蓝天救援队员尹起贺的日记里,队友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为了什么?我做了什么?那个蓝色的梦还在……”

“蓝色的梦”,是所有蓝天救援队员的梦。蓝色是制服的颜色,而蓝天是他们在救援中攀登的方向。尹起贺和许挺秀两名队员在救援中牺牲后,这支专注、勇敢、无私奉献的队伍也为更多人所知晓,“蓝色的梦”依然延续,为更多陷入险境的生命带去希望。

穿上蓝色队服,就是最可依赖的拯救者

在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的一个小房间,是深圳市蓝天救援促进中心的办公区。在尹起贺和许挺秀牺牲后,这里的展柜变成了两位队员生前所用设备的展示区,头盔、绳索、安全带、背包……被整理归置后摆放整齐,队员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纪念它们的主人。

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在各地都有品牌授权机构。深圳蓝天救援队于2013年5月26日筹备成立,2014年11月正式在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深圳市蓝天救援促进中心,正式队员有140人,注册志愿者600余人。队员们都不是全职救援工作者,只是因为热爱这项事业而加入蓝天。

尹起贺是程序员,许挺秀是服装公司区域运营经理,王磊曾经是富士康工人,那锐是广告公司职员,莹莹是淘宝女装摄影师,石海是宝安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在尹起贺与许挺秀牺牲后,队友们坐在一起接受采访,他们才发现,虽然一起出生入死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队友的原名,也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家庭。

在蓝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穿上蓝色的队服,他们就变成野外最可依赖的拯救者。

“你们都是一些普通人,救援那么危险,你们为什么还要去?”这是蓝天救援队员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答案并不一致。石海说,玩户外的时候遭遇过意外,觉得自己的技能不够,就想来蓝天提高自己,也能做出一些成就感;那锐说,公公因为心脏病去世,她想去学习一些救人的知识;王磊的答案是“我有英雄主义情结,小时候喜欢看黄飞鸿,长大了就也想去救人”;而刘蓉说,自己在网上搜了蓝天,觉得挺酷的,就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有自己的想法,但最朴素的出发点就是:想帮助别人。“蓝天像一个学校,是座‘象牙塔’,每个人来到这里目的都很单纯。一起训练、出任务,一起去做公益,就觉得满足了。”那锐说。

“在队里待得越久,心就越简单”

队长王长福介绍,每年报名参加蓝天救援队的人很多,而蓝天门槛也不低,要经过体能、心理等各方面的多轮考核,如今的140人是从1800人里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而且有一部分人是承担内勤保障任务,并不主要参与救援。从事真正野外救援工作,对队员们生理、心理的要求非常高,并且需要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蓝天队员并不是三头六臂的超人,我们接到求援之后要做出评判,要评估风险,并招募相关的队员,只有受过严格训练、达到一定程度的队员,才能被派出去执行救援任务。”在采访中,王磊告诉记者。

如今,深圳蓝天救援队主要以山野户外、意外事故救援和大型公益活动安全保障为主,逐步充实城市意外事故救援和自然灾害救援能力的救援队,是政府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所有正式队员都经过120急救中心的培训,掌握应急急救技术,部分接受国际专业医疗和救援技能的学习,具备山野搜救、水域救援的能力。

深圳依山濒海,驴友群体不少,每年野外事故多发。在多次的救援任务中,蓝天的专业水平均受到认可。“蓝天的队员很专业,看到蓝天的制服,我们心里就很踏实。”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梧桐山村站站长李国超表示。在梧桐山发生的多起野外事故中,他们与蓝天密切合作,多次成功解救受困驴友。

蓝天救援队的核心队员每年都有数百个小时的培训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培训上。尹起贺作为老队员,他的救援训练和服务时长已近万个小时。很多队员还自费去参加许多海外的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救援水平。

事实上,来到蓝天的人,都是不计成本地在投入。一开始没有办公地点,大家聚在一起开会经常就在星巴克,有时候嫌饮品太贵,就要了杯水,一坐一个下午。后来在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协调了场地,并且在大浪有了一个仓库存放器械,条件已经比从前大为改善。

而他们的收获,就是在办公室里那挂满整面墙的锦旗,这是来自各场救援中受助者的感恩。不过,队员们最希望的,还是驴友们在野外探险能够做好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险境。

在他们看来,当做了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情,是否有回报,并不重要。“能够有机会为社会做贡献,还是很值得骄傲的。”石海表示。而王磊则说:“在队里待得越久,感觉心里越简单。”

[责任编辑: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