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城乡“比翼齐飞”赋能品质升级,惠州加快建设一流城市

条评论立即评论

城乡“比翼齐飞”赋能品质升级,惠州加快建设一流城市

分享

对标新加坡、首尔和广州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建设管理经验,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大功夫,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让城市耐得住细看、经得起品味。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对惠州而言,2020年将会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它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夯基立柱的重要一年。

从惠州的现实来看,它既拥有较为成熟的现代化城区,也拥有广阔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自然要兼顾城区和乡村的发展。

怎么做?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大力推进金山新城建设,提升现代化城市品质。同时,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并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努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可见,惠州要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城”和“乡”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会少。

为何要建金山新城?

打造一流城市样板,探索城市品质提升路径

渐近年关,惠州部分工地放慢了工程进度。然而,在金山湖往南的金山新城区域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工人往来穿梭,机器运转繁忙……

回顾惠州2019年的发展进程,金山新城成为最热的词汇之一。

当年6月,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公示《惠州市金山新天地分区规划(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划定118平方公里的金山新天地(即金山新城),聚焦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大湾区生态立城的门户标杆,惠州未来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样板,大湾区东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创新中枢”。

“惠州城市向南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但到底风口什么时候到来,对于敏感趋利的资本来说是个问题。”长期从事惠州地产开发研究的世联行粤东公司董事长周玉仁介绍,读者公园、山姆会员店等都是签约比较久的项目,但具体落地建设则要看片区的发展情况而定。

显然,金山新城概念的“横空出世”,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大礼包”,企业开发纷纷提速,金山新城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巨变。

在渐进式的城市扩容发展背景下,惠州为何要特意谋划金山新城的发展?惠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高级城市规划师何林林认为,这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必然选择。

面对金山新城区域的变化,何林林认为,与其说是金山新城带来的改变,不如说是惠州城市提质发展的必然路径。他介绍,惠州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之后,各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比如,项目审批加快了,产业平台增多了,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领域逐步朝“一流”水平靠近。

但具体到城市建设领域,到底怎样的城市才是“一流”的?金山新城的高标准谋划无疑是最直接的回答。1月7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要依托大交通体系,规划建设金山新城,目标就是打造一流城市核心样板。

随后,在惠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指明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即规划建设市级教育中心、文体中心、会展中心和商业中心,布局一批特色产业承接平台,形成高端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科、产、人”融合的未来城市中心。

现代品质新城怎么建?

依托禀赋,构建精细化城市规划管控体系

回顾惠州城市建成区的发展历程,自发式的成片状组团外拓表现得非常明显。从最初的河南岸、麦地老城,再到东平、江北,再到金山湖,在市场自发式的发展背景下虽然偶有亮点,但也成了诸多“城市病”的根源。市场趋利形势下频现的“楼进水退”、“楼进山让”局面,更是带来了不可逆的城市生态破坏。

作为一流城市的核心样板,金山新城能否走出一条惠州城市建设的新路径,无疑备受各方关注。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认为精细化的规划管控是基础,必须先画好框、定好调,以约束资本的无序性。他说,回看惠州的建城史,并不是没有规划,而是规划体系不够完善,让趋利的市场企业有空可钻,导致设施配套、形态等不够优化。“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将实现多规合一,这一局面将得到改善。”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以前对于一个城市片区,宗地的控制都是集中在平面上,缺乏在立体空间上的引导,所以在城市形态和城市美学的构建上难以把控,城市廊道不够舒展,更加关注和强化城市设计。要完善城市形态品质,引导市场更加合理的进行开发。

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提出了详细要求,要加快完善金山新城建设的各类专项设计,规划建设金山水廊、惠南湖大湿地会客厅和淡水河谷生态湿地公园,塑造水、城共生的特色城市风貌。

与此同时,对于城市建设与生态资源难以兼顾发展的难题,该报告要求建城先治水,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先导,重点完成金山湖碧道、金山河上游截污治污、排涝防汛等工程。动工建设金山大道南延段、惠城南站北路等市政道路,推动科教片区、健康片区、南站片区建设,切实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从去年6月以来的新城规划内容来看,生态新城一直都是金山新城的基础。关注新城用地的管控,结合山水资源要素,在新城7985.05公顷建设用地中,超过70%面积用于发展产业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仅有2103.08公顷土地用于住宅社区建设,而3843.84公顷自然水域和农林面积均得到全额保留。

对此,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姜洪庆指出,对于惠州这样的城市,城市面积较大,山水资源禀赋优越,这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建设一流城市的根本。惠州城市的建设路径应该要规划和利用好山水,盘活用活城市遗留,与现代城市发展融合发展。并做严做实规划管控体系,保护好难得的城市资源。

城市品质如何快速提升?

统筹推进建设,让好钢用到刀刃上

厘清了为何而建,想明白了怎么建,金山新城从谋划的城市梦想变成现实就需要提速执行了。作为未来的城市中心,金山新城建设“时间表”清晰而紧凑。

去年,作为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及科教片区的南四环沿线片区,马安居住及产业片区等新城组团片区都陆续明晰,将进一步完善新城的城市建设管控体系。惠州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暨金山新城建设启动,新城正式破土建设。12月底,“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山姆会员店、读者文化产业公园、华润万象汇和保利天汇等商业、文化产业项目初现雏形,金山新城所承载的未来城市样板一步一步变成现实,惠州构建和提升现代化城市品质之路已经按下了“快进键”。

从惠州市住建局组织编制的《惠州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9—2023年)》来看,新城的建设充满了想象。严戈科说,城市建设所涵盖的范畴太广,要做的事情也特别多,探索尝试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城市建设项目实际上也是希望能够区分轻重缓急,有序地安排和推进城乡建设,将有限的投入用在最紧迫的地方,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张全认为,这种探索值得肯定,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张全介绍,不只是在惠州,任何城市都会存在多个地方要发展,多个项目要发展,分散投入的问题,但通过统筹梳理,围绕城市中心工作集中发力,可以推动城市建设更加有序高效。

2020年,惠州将积极推进成片“三旧”改造工作,在中心城区实施2-3个连片示范区改造,推动仲恺大道沿线连片改造,有序更新老旧社区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完成42个“惠民空间”微改造,让老社区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惠州将以智慧化促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建成智慧共享停车楼(库)10座、新开工停车楼(库)20座,新增停车位约1.34万个,发展智慧公交,真正让群众从身边的细节变化体会到城市品质的提升。

拓思路引项目

以脱贫不返贫为根本目的

在做精做细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惠州还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使得奔小康的路上“城”和“乡”一个都不少。

近日,记者来到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在白马河畔看到,一座靓丽的现代化民宿建设出现在眼前。走进发现,里面餐厅明亮宽敞,花园幽静雅致,还设计了图书馆,既有着色彩斑斓的乡土气息,又不乏精致细腻的现代风格。

“民宿项目引进后大受游客喜爱,也给贫困村民带来了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横江村第一书记李正文告诉记者,此前,该村由于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没有支柱产业,村民依靠传统耕种为生,生活贫困潦倒,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如今,在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后,村容村貌和乡村产业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集高端民宿、古窑历史、农耕文化、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等多要素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正在该村逐步形成。

事实上,横江村的变化是惠州贫困村努力脱贫的一个缩影。4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34668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组数据是2019年惠州扶贫攻坚的成绩单。一年来,惠州通过大力推动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突出成效。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据了解,该市坚持将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减少贫困和防止返贫保障体系,开展“回头看”,坚持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对边缘贫困群体进行排查梳理,逐步将该类群体纳入“三保障”政策覆盖范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和标志性工程。对此,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用好财政扶贫资金,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调动村民积极性

整治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该市将继续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突出规划引领,推进“三师下乡”,以村为单位,务实编制整治实施方案。开展“五美”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确保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村民富环境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2019年,惠州以“三清三拆”为重点,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一年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卓有成效,惠州的村庄大地悄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房前屋后的杂物清空了,废弃猪牛栏不见了,村道巷道障碍物搬走了,一座座美丽干净的乡村不断涌现。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并不是政府在唱“独角戏”,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是关键。

在博罗县麻陂镇洪湖村,经过村委会、驻村干部入户家访动员,全村创造性地掀起了一场环境整治大比拼。村民以小组为单位划出4个人居环境整治单元,再以户为基本单位,将整治任务细化并承包到户,每月进行一次家庭卫生评比,前30名村民将获得洗衣粉、药盒等奖品,并在全村广播颁奖。

在惠东铁涌油麻地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保洁等纳入村规民约,并设置“党员责任岗”,划定出绿化、环境卫生保洁责任的包干区形式,确保了党员干部带动力和群众参与执行力。

“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把乡村建设好、规划好。”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该市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先行,将特色分布不同的乡村分为人员聚集村、一般村、城中和城郊村、空心村四类进行乡村规划编制,从整治、提升、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目前已率先在144个示范村实施落实。

村民变股东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刘屋村位于博罗县园洲镇的中心区,与东莞一江之隔。村子不大,只有2.5平方公里,但工厂林立,各类企业有上千家,经济基础较好。但村集体经济收入只能依赖厂房、商铺出租,缺乏造血能力。

如今,刘屋村正在经历破茧羽化的蝶变。村里挂牌成立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集体可以办公司了。位于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的旧厂房,将变身为一个商业广场,村民可以凭股东身份分享收益。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得益于惠州正在进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惠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步一步推进,越来越多农村集体资产从沉睡中醒来,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博罗县为例,该县343个村、2838个村民小组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掌握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同时,已量化集体资产总额达25亿元,44.55万农村居民从村民变成股东,共享改革红利。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基础保障。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工作。不仅要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扶持引导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还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020年,惠州还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龙门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同步在其他县区16个镇街58个行政村开展改革试点。

产业谋特色

以现代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散而小、多而不精,是惠州农业产业的劣势,但也可以转化为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季一色”的良好基础。3月春茶飘香,6月荔枝红透,10月生蚝肥美,12月柑橘落地。贯穿全季的蔬菜瓜果供应港澳、远销海外,让惠州农民获得了一次次丰收。

如何让惠州市农业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形势下,走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高科技农业是必经之路。

今年初,惠东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自惠城丝苗米、惠阳蔬菜、龙门丝苗米、博罗南药后,惠州第5处荣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入库项目。当前,各个县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农旅融合开工建设,引领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形成特色各异、效益良好的富民兴村产业。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着力培养出更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该市多措并举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一方面,鼓励在外地成功创业的人员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异地务工人员,将发达地区的产业组织及经营管理方式带回家乡,带动更多家乡群众就近就业。如今,农村淘宝、家庭农场、特色种养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创业励志故事正在惠州乡村上演。

■两会声音

惠州市政协委员罗国强、许伟忠:做强做大花卉产业,建设“沉香之都”

惠州政协委员罗国强介绍,惠州辖区内耕地面积224万亩,其中约有50万亩可用于发展花卉产业,潜力巨大。然而,相比花卉产业大市,惠州花卉仍处于小、散、低的状态。他建议惠州从强化规划引领做起,科学编制花卉产业园发展总体规划,并建立花卉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在产业园建设初期给予更多扶持,谋划打造粤东现代花卉交易展示展览中心,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花卉产业园。

除了兰花产业,惠州在沉香产业领域也可作为。惠州市政协委员许伟忠说,惠州是沉香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沉香品质上乘,文化底蕴深厚,市场认同度较高,博罗泰美镇、惠东吉隆镇、铁涌镇等均有百年野生沉香林,但惠州沉香产业的规划引导仍显不足。他建议,把沉香产业纳入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博罗现代化沉香原材料交易市场,打响“惠州沉香”品牌,吸引世界各地的沉香企业集聚惠州开展经营贸易活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沉香之都”。

■专家声音

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姜洪庆:

强化规划监管,因地制宜构建城市品位

去年以来,相对于行政服务改革、审批流程优化,以及产业平台建设等领域的显著变化,惠州在城市形态和风貌方面并不明显。姜洪庆认为,金山新城的打造实际上解答了惠州如何在竞一流的征程中打造现代品质城市的疑惑。

具体到如何高品质建设,姜洪庆坦言,强化管控无疑是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足够完善的区域规划体系,包括各类专项规划限制,从宏观的区域管控到细微的单宗土地建设都应该进行细化,对于新城土地、建筑和业态等建设精细化引导。另一方面,还需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机制和手段,确保在纸面上的技术指标和构想落到建设中,尽可能约束资本的无序性。

在城市形态的构建和资源融合方面,姜洪庆认为惠州可以走出去,到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城市去看看,结合自身的资源合理打造。

“不只是金山新城,整个惠州城市山水自然资源,历史人物遗留都非常丰富,要沉下心来利用好这些‘宝贝’。”姜洪庆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品位和气质,惠州城市的现代化品质进程要有效地利用河湖和山林,逐渐构建起惠州城市的独特品位和气质,真正让惠州耐得住细看、经得起品味。

他认为,对于金山新城乃至整个惠州的城市建设,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建设高楼大厦,但这并非真正的城市涵养。真正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建设是因地制宜,使自身资源禀赋与现代建设方式巧妙融合。就惠州目前的开发强度和发展进程来说,完全不用着急,真正想好了再慢慢打造,构建自身的城市品位。

华南农业大学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义强:

处理好农村产权三角关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个老话题,但对于目前惠州正进行的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确权等工作,以及城乡融合格局发展新形势来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大型工业项目等纷纷落户该市,使得许多农村耕地面临用地属性转变情况。然而,早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加上农民群众在产权法规方面的认识不足,很容易引发产权纠纷,而该市从集体产权改革入手,对于破解矛盾,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很大必要性。

大量实践证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村民在集体资产中的权利设定,尤其是村民权利和集体权利应达到平衡。过多漠视村民权利,会导致村庄中少数村干部出现权利滥用现象;而将产权完全交给村民,集体则失去了对村内产权的运作能力,受到外来社会资本诱惑的村民,又容易作出不符合村庄整体发展规划的行为,形成不了长期有效的产权效益增长,更不能做到对村民利益的保障。

刘义强建议,农村产权问题要形成有效的“三角关系”。即一个有运营能力的村委,一个有效的村集体资产分配制度,一个村民对自己股权的有效监督。

首先,村民要有对集体资产的明确权限,有可以稳定实施的权利保障机制。其次,村集体也应该有运营村集体财产的适当权利,尤其是村集体拥有可以利用集体产权对村庄进行运作、包装、统筹、引进产业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村集体要有一个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强大的村委干部班子,只有班子成员足够强大,村集体资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运营。

■观察眼

城市更新有望破解新城发展配套困局

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金山新城建设,打造“科、产、人”融合的未来城市中心。无疑,这将金山新城建设推入了新的进程。

梳理该区域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此前它未命名为“金山新城”,也没有被定位为城市中心。但随着城市外扩发展,该区域多宗地受到了资本的关注。

可以看到,类似于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读者文化产业公园等项目是多年前签订的,如今迎来了发展的曙光。从市场逐利的特点来看,这些项目显然不太可能“凑巧”集中在一起,而是企业迎合城市规划发展进程的顺势作为。多位片区的住宅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要是这些商业配套项目早些建起来,片区或许早就有了成熟模样。

无论是对于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读者公园,还是中洲商业项目和华侨城大朗肚项目建设,区域居住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能否足够,以及是否有利可图显然会成为企业是否快速建设运营的重要原因。

对于市民而言,购房逻辑同样朴素。他们可能会想,先买了再说,等以后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了再考虑搬过去。就这样,在供需双方、企业和消费者的观望中,城市新城组团提质发展一动不动。作为过去10年最密集新建的金山湖新城片区,呈现出住宅扎堆而配套匮乏的不均衡发展局面。

当然,随着政府层面城市运营能力的增强,各项规划、管控,约束机制都逐步完善起来。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已指出,要持续开展城市更新,在中心城区实施2-3个连片示范区改造,这或将成为突破的路径。依托金山新城区域内的城市更新片区发展,综合性地注入科技、产业等配套,先行带动片区商业氛围、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带动片区商业、文旅服务产业的集群发展。城市更新的推进同时也将带来片区风貌和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品质新城的内涵。

夯实基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对于正处于奋力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来说,“三农”工作同样重要且艰巨。

近年来,惠州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有些地方“三留守”现象依然突出;有的乡村环境整治并不彻底,成为面子工程;有些村干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多重标准;有的基层党组织依旧软弱涣散,不作为乱作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破除陈风陋习,让乡村新风扑面,党的建设决不能“缺位”“留白”,必须扭住这个“牛鼻子”,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不久前,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公布,在全国115个首批试点单位中,广东省共有4个单位入选,包括惠州市惠阳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是对惠州乡村治理工作的肯定与督促。

农村社会的治理水平影响着国家治理的高度。实践证明,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带头人队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建强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经理人等,为农村长远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面对不断变化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在村民利益分配、权属确定等方面,更要持续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着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形式。

此外,村民是乡村自治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农民意愿,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树立正面典型激励引导,不断营造乡村清风正气,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才能打造出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之乡。

作者:刘光明宝 张峰 乌天宇 于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