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长沙软件产业发展
2020-10-28 09:5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3家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聚焦长沙软件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朗读:

见圳客户端 ·深圳新闻网2020年10月28日讯(记者 田志强)昨日,2020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聚焦‘长沙软件业再出发’”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启动仪式。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刚,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继兴,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锦辉,长沙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小平,香港经济导报总经理邓明宇出席此次活动。湘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岳麓山大科城、天心经开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长沙信息产业园等相关领导参加。

据悉,10月28日至29日期间,来自香港经济导报、凤凰卫视等23家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的记者将深入探访长沙工业园区与企业,实地了解长沙制造业、软件业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情况,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沙合作的新机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与长沙的有效对接。

“硬”、“软”、“新”、“潮”描绘长沙产业特色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5万,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长沙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GDP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跻身国内“新一线”城市,连续12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启动仪式上,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继兴用“硬”、“软”、“新”、“潮”准确而生动的概括出了长沙的产业特色。

长沙很“硬”,有最硬核的“机械”产业,被誉为“智造之城”“工程机械之都”,制造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约占三分之一,目前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104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专项项目27个,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长沙很“软”,有最柔软的“文化”产业,2017年长沙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创意城市网络,获评全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多年来长沙打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一大批文化品牌,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1584.7亿,文化驱动正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长沙很“新”,有最新兴的“软件”产业,又有“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之称。近年来长沙重点主攻“三智一芯”产业,加快“软件业再出发”,以软件产业的发展赋能制造业、反哺产业链,帮助长沙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了长沙软件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长沙信息产业园等新兴园区。

长沙很“潮”,有最新潮的“智慧”产业,新增“自动驾驶第一城”城市名片。截止2019年累计引进智能汽车头部企业近30家,已经集聚智能汽车产业重点企业347家。

“一园五区两山”勾勒出软件产业发展格局

作为此次采访活动的绝对主角,“软件产业”规模如何?是如何规划的?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长沙软件园是首批国家火炬计划四大软件基地之一,长沙市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城市。

如何统筹协调,做到“全市一盘棋”,既能发挥各园区的优势,又能实现发展的联动互补?这就需要明确各园区的功能定位。记者从《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了解到,长沙市从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长沙软件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发展路径,以推动全市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此外,《行动计划》中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园五区两山”软件产业格局。其中,长沙高新区(长沙软件园)为核心区,加快提升长沙软件园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能力,迅速做大产业规模。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为拓展区,依托CBD、商务楼宇、城市地标等,构筑软件园区专业服务运营模式。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研发专长,重点从互联网+文化创意、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领域进行产业导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发挥高清视频、数字内容等软件和信息服务优势,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力、企业吸附力和行业影响力。

接下来,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3家主流媒体将走进长沙的5个园区和10多家企业,通过媒体视角呈现长沙软件产业的发展规模及水平,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沙软件业沟通的桥梁,助力长沙产业在吸引海内外资本、粤港澳企业、专业人才获得更大的提升,助推长沙产业的腾飞。

[编辑:常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