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鹏城眼 > 

鹏城眼|飞越福田:市民中心——“大鹏”飞翔共筑深圳梦

2018-05-28 09:55来源:深圳新闻网

航拍市民中心。

从中轴线上近距离俯瞰市民中心。

深圳新闻网5月28日讯(记者黄思凌)“城市是一本书,从建筑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对于深圳来说,建筑同样与城市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国贸大厦代表了“深圳速度”,“电子大厦”代表深圳最早的高楼,也代表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市民最熟悉,造型最别致,设计最精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是非市民中心莫属。

近日,深圳新闻网《飞越福田》大型系列航拍专题来到深圳市民中心,带领读者以无人机的视角走进这座政府大楼。

“城市大客厅”成型

从莲花山顶广场的小平铜像往南望去,深圳中心区中轴线上的震撼美景纷至沓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双腿蹬地,振翅欲飞的蓝色大鹏鸟。这里就是深圳市政府所在地——市民中心。

深圳市民中心集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深圳博物馆、深圳会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是深圳的行政中心,市政府主要办公机构,同时也是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成为了深圳市政府的形象代表,深圳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

据了解,市民中心的建筑设计由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师李名仪所属的李名仪·廷丘勒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建筑总长度435米,最大宽度145米,总投资为人民币25亿元。

深圳市政府规划的城市中心区——“城市大客厅”,随着核心建筑市民中心的建成,这个设想已经全面实现,也标志着深圳中心区规划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2004年5月3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府办公新址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市政府及其下属的21个政府职能单位已整体搬入市民中心。建筑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三部分,西区主要是政府办公用房。中区主要是以公共空间为主,东区主要是人大办公用房。此外,市民中心内还设有博物馆、工业展览馆、档案馆等。

建成后的市民中心为深圳市政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活动环境;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为各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的空间。而它的开发建设是深圳二次创业的标志,是21世纪深圳城市建设的象征。

用结构表达思想

作为改革开放的代表性城市,深圳堪称新时代的“弄潮儿”,一直引领改革开放的潮头。近年来,深圳更是不断丰富着自己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

建筑大师F·L·赖特曾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深圳市民中心无论从设计到建造都极具现代城市理念和时代特色,以大鹏展翅作为标志,波浪线“若垂云之翼”,寓示深圳发展如“鲲鹏展翅九万里”,具有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曲线给人以亲和感、视觉冲击力强,富有韵律性,寓示政府各部门协调高效运作,深圳市各行业协调高速发展。

曲线柔美,挑角锋锐的的蓝色大屋顶是市民中心最大的特色。市民中心屋顶面积6.3万平方米,总重量约9000吨,总长度486米、最大宽度154米,世界建筑史上尚无类似工程的实例,是深圳名副其实的“第一屋顶”。工程荣获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大屋顶不仅仅创造了一个“大鹏展翅”的造型,而且能遮挡下面建筑的阳光照射,具有节能作用。此外,大屋顶所独具的遮光、避雨功能,将为在屋顶下举办各种露天活动提供便利。

与蓝色大屋顶搭配的是位于市民中心中区的象征着国旗颜色的红黄双塔。中国的古话说:“天圆地方”这也给了设计者灵感,所以有了黄色圆塔和红色方塔,而圆塔和方塔南面又设置有方形天井和圆形天井,以相互呼应。

据介绍,市民中心中区建筑由撑起大屋顶的圆塔、方塔及玻璃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84.7米。黄色的圆塔12层,其中2~9层为工业展览馆,10~12层为机房。红色的方塔共15层高,其中1~4层为2500座的大会堂,5层是设备及办公用房和市政府信息化机房,7~12层为档案馆。

市民中心中区双塔间的5.8米高的平台,是观光、休闲的场所,面积达8000平方米,往南有一个露天大舞台,可供大型庆典、文艺晚会之用。市民中心和红荔路之间的两个大坑将建深圳书城中心城,书城为地下地面共两层,顶层平台和市民中心5.8米平台相连,并跨过红荔路一直延伸至莲花山南麓。

站在平台上抬头北望,莲花山顶邓小平塑像清晰可见。风筝广场上空的风筝星星点点。往南望,横卧中心区的会展中心像一个巨大的贝壳,闪闪发亮。大中华广场、深圳国际商会中心和电信枢纽大厦等建筑物姿态各异地矗立在中心区,熠熠生辉;再往南,则是香港的连绵青山。

变化体现理念“换脑”

“在我看来,现代建筑史既涉及建筑本身,也同样涉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实质。”——肯尼斯弗兰普敦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这样写道。

2004年,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用,名称也正式公布。由市府到市民,由行政中心到市民中心,借一次职能部室搬迁之机,深圳市政府完成了一次政府行政理念大“换脑”。

据了解,“市民中心”最初的名字为“市政厅”。这或许表明,在规划建设之初,深圳就计划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面向公众开放的“市政厅”建设思路,建设一栋真正为市民而建、为市民服务的公共建筑。虽然后来随着规划设计的逐步调整,这座建筑群换了称呼。但在其名字转换的过程中,规划设计之初的首要思路“市民共享”并没有改变。

这里既是深圳市的行政中心,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中心。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将有30多个政府主要部门设置多达100多个服务窗口,以电子政务为手段,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市民可以24小时从厅堂而过。而投资6000万元、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将成为深圳最大的公共休憩广场。市民有婚宴或喜庆活动,都可以选择在市民中心举行。

一位深圳市民表示,政府办公楼,过去人们习惯称之为“衙门”,市民与政府之间好像始终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深圳市政府领风气之先,将行政办公中心改为市民中心,其中所蕴含的行政理念的转变更具标志性意义。

一流营商环境引领美好未来

根据“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深圳在研究样本的292个地级市政府效率排名中,高居榜首。

开放高效的政府之下,深圳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2017年8月,深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会议提出,坚持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原则,在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构建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风云激荡,时代变迁,深圳也在不断面临新的考验。曾经有一段时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圳部分产业也经历了调整的阵痛。

“危机”一词是否意味危险中也存在机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深圳再次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布局现代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的一道道行政命令和政策法规,不断修正着“大鹏”的飞翔方向。2017年,深圳全年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GDP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全市经济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发展。

2017年,深圳提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伟大的梦想已经写下,伟大的事业等待开拓,伟大的征程正在行进。展翅高飞的市民中心,激励着深圳人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深圳梦、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许可馨]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