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自美丽,请“菌”勿食”!宝龙公卫联动发力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2024-03-26 17:18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6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宋子辉 邱铮)连日来,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宝龙公卫中心”)联合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龙街道公共事务中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以“‘毒’自美丽,请‘菌’勿食”为主题的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宣传活动。通过创意十足的闯关游戏形式,提高公众对野生蘑菇中毒风险的警觉性,并强化“不采摘、不食用、不买卖”的健康理念。

寓教于乐,科普与游戏相结合

活动现场设置科普果实、识菇宝典、丢“钓”毒蘑菇、试毒大挑战等多个互动环节。在这里,居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参与这些新颖有趣的互动游戏,不仅提高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安全意识,同时还收获一份“健康”。

“科普果实摊位”通过展示十余款毒蘑菇实物模型,让群众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认识毒蘑菇。“这些颜色浅的应该可以吃吧,我们在老家就经常在山上摘着吃。”参加活动的张阿姨说道。工作人员现场对张阿姨进行重点教育,并为居民们详细讲解了各类毒蘑菇的识别方法和中毒后的应对措施。“科普长廊”则通过讲解和问答形式,巩固居民对毒蘑菇种类的认识及预防中毒的方法。

在“识菇宝典摊位”,参与者通过翻转知识面板回答问题,进一步巩固对野生蘑菇风险的认识。“丢‘钓’毒蘑菇”环节,参与者们需要在“钓鱼”的过程中辨识可食用与有毒的蘑菇,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毒蘑菇特征的记忆。

“试毒大挑战摊位”环节,参与者化身“试毒专员”,通过扫码参与线上蘑菇识别闯关,进一步擦亮辨认野生有毒蘑菇的“慧眼”。

创新宣传方式,成效显著

此次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尤其是儿童及老年群体。新颖的闯关模式不仅让居民在游戏中学习,还通过收集学习印章兑换健康小礼品的方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个活动很有意思,我们老人家知道野生蘑菇的危害了,以后外面的蘑菇我们都不会摘了,你们真是太有心了。”带孙女参加活动的吴阿姨向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说道。

据了解,此次预防蘑菇中毒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公园及上山入口,覆盖近千名群众,并获得一致好评。

联动发力,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宝龙公卫中心负责人表示,每年3-5月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随着气温上升和雨水增多,野生蘑菇即进入生长高峰期,且毒蘑菇与食用菇难以区分,极易引发中毒事故。为此,中心已联合街道部门在毒蘑菇生长区域进行监测及清除,并加大宣传力度,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

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监测发现龙岗区常见的毒蘑菇为致命鹅膏及大青褶伞两类,在郊野公园、小区、路边绿化带较为常见,希望市民禁采避免误食,如需食用菇类建议从正规市场及正规渠道购买。

接下来,宝龙公卫中心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辖区社区、学校、工厂等地,进一步普及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相关知识,以确保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也再次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温馨提示:

以下鉴别方法均不能判断野生菌毒性,切勿“凭经验”采摘:

错误方法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蘑菇毒性与颜色无关。如致命的“白毒伞”长相纯洁朴实却有剧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大红菌等,却是美貌与安全并存的食用菌。

错误方法二:长在潮湿处、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所有蘑菇都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环境的“脏乱”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错误方法三: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

一些对虫蚁、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例如,一些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

错误方法四:只有与银器、大蒜、生姜同煮变黑的蘑菇才有毒?

银器验毒的原理只适用于含有硫或硫化物的毒物,而毒蘑菇不一定会让银器变黑,大蒜、生姜等验毒也没有科学依据。

错误方法五:有分泌物、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汁液分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如多汁乳菇,但它不仅没毒,还是美味食用菌。

[编辑:吴猛 陈苏雅] [责任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