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六年来,大湾区内地九市的进出口规模连创新高。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是大湾区的突出亮点。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完备的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链,集聚相关企业超10万家,构建起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业集群。

在广东顺德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不到30分钟就能组装完成一台工业机器人。

顺德某工业机器人企业中国市场部部长 闫笑炜: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款式的机器人。3个月前,我们根据德国客户的需求定制一款机器人,从设计到下线,只用了45天。目前,我们向市场推出的机器人一共有50多款,包括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3C等行业,在研的机器人一共有20多款。

广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 管昆明:今年上半年,大湾区内地九市出口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全国占比达32.3%,也就是说,全国每出口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是大湾区内地九市制造。其中,民营企业出口了大湾区内地九市近六成的工业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发展赛道的“主力军”。

除了新技术、新产品之外,大湾区的新业态近年来蓬勃发展。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的企业仓库集纳了超2万种全球好货,从美妆个护、母婴用品到家居家电、生鲜食品,品类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仿佛一个“全球超市”,满足着消费者对高品质进口商品的需求。

广州南沙国际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客服经理 张创盛:通过综合保税区,我们可以大规模、批量地将世界各地的商品进口到南沙进行备货,所以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我们就可以安排出仓发货,这意味着本地客户基本都可以在当天收到货物,比海外直邮节省7至15天。
广州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已连续9年稳居全国首位。如今,广州正以跨境电商为纽带,让全球好物更快、更便捷地走进中国家庭,也让“湾区消费”的辐射力持续增强。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 李峻)
推荐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2024-12-29 22:13以创新为笔,以科技为墨,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聚合创新力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眼镜产业拓展全球版图,共同书写壮美画卷!
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在河套“一区两园”同步设立 2024-11-22 16:25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组成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在河套“一区两园”同步设立,是继《香港园区纲要》11月20日发布后,河套“一区两园”实现战略协同的首个标志性事件,也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国际临床试验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医疗健康水平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大湾区35项新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标准发布 2024-10-24 07:52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郭力军表示,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低门槛、高效率实现碳足迹标识认证,目前已有95家企业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获得231张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其中22家电池及储能行业出口企业获得58张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
太平人寿推出大湾区重疾险新产品“福禄御禧大湾区” 2022-09-02 18:22通过多年来对大湾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湾区民众健康特点的广泛研究,结合公司在湾区多年的重疾理赔数据,“福禄御禧大湾区重疾险”在提供轻症、重疾多重保障的同时,针对鼻咽癌、直肠癌、结肠癌等10种在大湾区高发、以及发病率明显攀升的重大疾病,提供终身50%基本保险金额的额外赔付。
德勤携手思爱普成立大湾区产业链赋能中心_罗湖社区家园网 德勤中国华南大陆地区主管合伙人郭炎成介绍说:“大湾区产业链赋能中心以‘云上智能创新未来’为主题,是继早前德勤推出大湾区创新训练营之后,进一步助力大湾区产业创新及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大湾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发展做出贡献。”
让更多高端人才“饮马”大湾区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教育的深度合作必将成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创新发展的催化剂、跨越发展的推进剂,培育更多“好苗子”、集结更多“千里马”,让“关键变量”滔滔不绝转化为大湾区发展的有力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成全球最具前景增长极之一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在回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问题时,刘结一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计约252万人次,港澳居民来内地约249万人次,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屡创新高。
我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发布《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