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2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昨日,“儿童教育与城市共生:建设未来城市中的儿童友好生态”圆桌论坛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深港两地教育、规划、建筑等领域的专家,共议儿童友好理念的未来路径,勾勒“城市让儿童更友好,儿童让城市更美好”的共生图景。
“儿童友好的前提是全民友好、全龄友好。”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建筑师孟建民指出,规划设计需从儿童生理与心理双重需求出发——洗手池高度、便器尺度等细节要适配儿童身体特征,游乐场布局、活动空间设计更要呼应其成长心理。
回忆起2018年深圳300名儿童调研城市的经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副总规划师刘磊说:“孩子走进城中村改造项目,追问15平方米住宅的成本、回报率,专业度远超成人预期。这证明儿童不仅是城市服务对象,更是有洞察力的共建者。”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刘磊透露,明年将启动第三版《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修编,推动教育、城管等多部门将友好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如社区花园共建已与城管工作结合,未来这种跨部门协作将更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