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旻湖:引领我国炎症性肠病治疗走向国际前沿的消化病学巨擘
2024-08-21 18:0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陈旻湖:引领我国炎症性肠病治疗走向国际前沿的消化病学巨擘

深圳新闻网2024年8月21日讯(记者 刘梦婷)他,是中国消化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经他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多达数千例;他,牵头20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组织撰写指南、共识多达15项,为使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和科研水平走向国际前沿殚精竭虑;他,是院长、学科带头人,更是永远将治病救人作为天职的医生;他,就是深圳前海泰康医院院长、消化病学中心学科带头人——陈旻湖。

临床、科研两手抓

治疗数千例IBD患者,撰写15项指南与共识

“最近三天,我上厕所次数比较正常,一天1-2次左右,大便偶尔成型,身体状况还不错。”

面对陈旻湖院长的询问,患者小莹(化名)回答道。

来找陈旻湖院长复诊的小莹,是一名克罗恩病患者,自述有二十多年疾病史,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要上二十多趟厕所,吃进去的食物完全留不住,每天都累到虚脱,30多公斤的她瘦得皮包骨头,“简直生不如死”。

让小莹备受折磨的克罗恩病,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性肠病(IBD),发病高峰年龄是15- 35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易反复发作,目前没有治疗手段可以完全根治。一旦确诊,就意味着患者需终生与该疾病为伴,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克罗恩病也被称为“绿色癌症”“不死的癌症”。

“克罗恩病影响着整个消化道,主要症状为胃肠道溃疡,可以导致肠道狭窄和穿孔,非常容易复发且致残率高,超过一半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陈旻湖表示,目前团队还在努力探索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像这样的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防治并发症,尽量使患者避免手术治疗。

面对从20岁起就开始求医问诊的小莹,陈旻湖院长有些感慨,“她恢复得还不错,目前只需要每两个月打一次针,配合药物治疗即可,希望她不要再复发做手术了。”

image.png

秉承着治病救人的初心与信念,多年以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陈旻湖都坚持出门诊、查房,并参与疑难病例讨论,经他诊治的IBD患者多达数千例。

包括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IBD,是陈旻湖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他40余年的医生生涯中,临床和科研两手抓,针对IBD,陈旻湖不断提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牵头制定了15项炎症性肠病相关诊疗指南或共识意见,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image.png

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陈旻湖担任过亚洲炎症性肠病协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是我国消化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去年,他还成功入选了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建流程、定标准、创联盟

将我国IBD诊疗水平带至国际先进水平

16岁上大学,21岁大学毕业,之后硕士博士连读、出国进修,29岁晋升为副教授,33岁破格晋升教授,陈旻湖的医者生涯一环紧扣一环,势不可挡。

而让他一路高歌猛进的,正是他钻研了二十年的IBD。

炎症性肠病(IBD)最初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他们针对该疾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拥有十分丰富的诊疗临床经验。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和生活习惯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已经从既往的少见病发展为我国目前公认的消化道常见病之一。

“在医学领域,总有人要去解决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炎症性肠病患者激增,但相应的治疗却还处于“落后”阶段。一直处于消化疾病领域前沿的陈旻湖发现,若要全面攻克炎症性肠病,仅凭他一人之力远远不够。

为此,早在20年前,陈旻湖便开始布局。彼时,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消化内科主任的他,带领科室瞄准消化系统疾病发展演变的趋势,积极引进各类国内外人才,开展肠道免疫、炎性肠病基础研究。建设了一个包括血浆、血清、淋巴细胞、手术标本等信息在内的炎症性肠病专病库,实现病例、内镜报告、影像报告、病理报告的标准化。

模式初具成效后,陈旻湖又马不停蹄地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向全国。2018年,他牵头成立了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中心。“我们参照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做法,包括从组织架构、诊治过程、治疗结局等方面均做了质控的标准进行颁布。”陈旻湖介绍,还有生物制剂以及新技术的使用指导意见,甚至还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流程。

“每位炎症性肠病患者来就医,需参照工作规范。所有标准都会公布在网站上,全国可查。当某家医院的某位医生收治了一名相关患者,也可以把自己的诊疗心得经验上传,方便中心其他医生参考判断。”陈旻湖说。

目前,在他的推动下,全国已有100多家中心成为符合标准的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

但是,只有统一的诊治标准还不够,中国地域辽阔,很多IBD患者无法到大医院就医,甚至无法在当地医院进行有效的确诊。

为此,2023年,陈旻湖又牵头成立了全国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旨在为我国IBD患者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诊疗体系,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为患者提供高效的IBD诊疗服务。

“希望省级中心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分流到地级市,或分级指导地级市。”截至目前,已有19个省分别成立了炎症性肠病省级联盟。陈旻湖希望通过各个省级的炎症性肠病卓越中心,带动地级市炎症性肠病区域中心的发展,再带动县域炎症性肠病专科医师的进步,进而形成分级诊疗,覆盖全国炎症性肠病的诊疗,将炎症性肠病“一网打尽”。

“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与国际最好的炎症性肠病中心来进行PK,逐步来提高我国炎症性肠病诊疗水平。”陈旻湖信心满满。

“以前我们在IBD领域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能够跟西方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消化病学中心陈旻湖的同事表示,在IBD药物研发方面,以前都是国外专家牵头全球进行多种性研究,如今陈旻湖院长已经成为可以牵头全球项目的第一负责人。

“一名优秀的医生,不能只考虑治疗某个患者,还要考虑如何通过个人能力影响到广大同行,继而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正是基于这样的医者担当与社会责任,陈旻湖推动我国在IBD领域直追西方甚至赶超西方。

这种前瞻性与国际化理念,也让后来与陈旻湖极度“适配”的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成为他施展才华的最佳舞台。

image.png

坚守“医生”底色

在这里实现价值医疗

今年8月,总规划投资达50亿元的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在大湾区正式扬帆启航。

作为这家高品质国际化医院的首位“掌门人”,陈旻湖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对他新的期待和挑战。

“当初选择泰康医疗,就是希望有一个平台,既可以帮助患者治好病,还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真正实现价值医疗。”

在陈旻湖看来,泰康对从事医疗事业的独特理念、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对人才的充分尊重,让他深刻明白这家险资办医的医院确实“不太一样”,自己有机会在这个平台做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

就这样,陈旻湖终于来到了这个他觉得与其他医院“不太一样”的深圳前海泰康医院。

在陈旻湖的带领下,“新生”的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开展了诸多创新实践。比如,在学科设置方面,医院重点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水平疾病诊疗中心。而陈旻湖也充分发挥自己在消化病学方面的优势,组建了由消化内科、消化内镜、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联合的消化病学中心,他亲自担任该中心的学科带头人。

“吃坏肚子上吐下泻,到底是该挂消化内科还是胃肠外科?其实很多患者是不清楚的。所以我们成立消化病学中心,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单兵作战’的壁垒,利用多学科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学科互补,不仅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也能促使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虽然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院长,行政管理等繁杂事务颇多,但陈旻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每周仍坚持抽出时间出诊和查房。

“我的底色永远是一名医生,我要做的就是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患者重新绽放生命的光辉。”陈旻湖坚定地说道。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供图)

[编辑:张玲 马丹] [责任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