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一株国家三级百岁古榕在原址保护和微景观改造后生机勃勃。
深圳新闻网2024年8月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文 李忠/图)石岩阳台山下,古树参天,书声琅琅;沙头角中英街,风雨变迁,古树见证……随着一系列民生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老城蝶变,新城崛起,深圳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致力于古树名木原址保护,让这些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古树,依旧苍翠遒劲,生机勃勃。
步入宝安区石岩街道乌石岩社区,一株高约20米、平均冠幅约30米的古樟树赫然在目。作为国家一级古树,它历经508个春秋,依然郁郁葱葱。其旁,一株208岁的国家三级古榕树与之相依相伴,树影婆娑间,轻风吹过,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
据考证,这两株古树相继见证了石岩从北宋先民开拓到明朝军事要冲,再到清朝客家人迁徙与墟市繁荣的变迁。古树书院、乌石岩庙、社台墟市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两株古树,在阳台山小学改扩建工程中获得了妥善的原址保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研判、指导建设方比选优化,最终确定了“三横一竖”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紧凑布局、建筑退线、场地调整、跑道缩短等,既满足了现代教育对教学、生活、运动等功能的合理需求,又对古树的根系、日照和通风影响降到最小,实现了古树与公园、社台、校园的和谐共生,让自然珍宝与历史文化融合焕新。
石岩古樟是岁月的见证者,中英街古榕则融入风雨同舟的真情。
在盐田区中英街,7株国家三级古榕树树冠广展,树形优美。早在清末,这些榕树的栽种就寄托了渔民的祈福愿景,也伴随着中英街从边陲渔村成长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中英街深港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建设方案中,古树原址保护得到高度重视。如中英街桥头街古井旁一株138岁古榕树,通过树池外拓、增设镂空围栏、设置环形座椅等微景观改造,有效改善了立地环境。同时,依托古树规划建设的生态休憩型城市公共空间(年轮广场),使古树与中英街主街、吴氏宗祠、天后宫、桥头街等景观融为一体,为古树融入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活脉络创造了优越条件。
目前,深圳已有多个民生工程类项目在建设中实施了古树名木原址保护,如大鹏王母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坪山江岭村老围屋修缮等。这些项目,补短板、增福祉、暖民心,同步做好古树名木原址保护、社区微景观改造,彰显了深圳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自然珍宝的智慧和包容,也让古树名木等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绽放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