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让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3-06-08 07:1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让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人工智能朗读:

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图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言。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7日下午,在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以《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强国建设》为题作现场发言,从文化遗产的内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

王旭东表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最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王旭东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它有三个重要部分:一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的重要史迹等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超过76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二是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完成信息的共计2661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共计385.6万件(套);三是在建筑式样、分布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等。截至2021年,全国共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87个,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00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共有十大门类的1557个项目(3610个子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位。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王旭东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变革性的发展和突破性的进步。但是,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我们必须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复杂的保护形势保持清醒认识。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导致古老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屡遭破坏的问题,仍屡禁不止;过度开发利用文物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文物安全方面的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仍然形势严峻。

为此, 王旭东认为,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全面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王旭东说,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认同、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无比珍贵。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见证,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涵养文化情怀、增进爱国情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和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代替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真实写照。从良渚到石峁,从故宫到莫高窟,从长城到大运河,遍布祖国大地的考古遗址、文物古迹、古城古村,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浩如烟海、蔚为大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的见证,也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文化遗产还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庚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王旭东说,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大量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也是当今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保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相信依靠人民

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王旭东的回答是,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王旭东表示,要深化对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和阐述,通过多学科的融合研究,使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得到完整体现。通过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不断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要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技术水平。在保护管理方面,要加强文化遗产法制建设,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坚决打击法人违法,遏制大拆大建,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在保护技术方面,要充分运用新的科学理念及技术手段,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注重运用当代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信息采集、存储、研究与保护、展示、传播。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既要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责任,还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文化遗产全民参与,全民保护、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王旭东说,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真正把坚定文化自信落到实处。同时,人民群众既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要充分相信依靠人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工作,努力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民的普遍共识。 还要在城乡社区推动以居民为主体,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实施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整治,让居民在胡同街巷过上现代生活,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中国丰富而广阔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见证,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今天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既具有重要的中国意义,又具有独特的世界意义,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王旭东感慨地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我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挖掘古老遗产的时代价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精彩观点

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无比珍贵。

要在城乡社区推动以居民为主体,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实施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整治,让居民在胡同街巷过上现代生活,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我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挖掘古老遗产的时代价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