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遗产之“最”| 一件石器探根脉 一口古井诉变迁
2023-05-24 15:05
来源: 大洋网

探寻文化遗产之“最”| 一件石器探根脉 一口古井诉变迁

人工智能朗读:

穿越广州新中轴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西塔东塔交相辉映,天河中央商务区繁华而忙碌。漫步天河东部,华南国家植物园郁郁葱葱,飞鹅岭上百鸟争鸣,古村落中传统建筑矗然而立,山水之间恬静而淡然。

新与旧,快与慢的对位,让广州经济第一大区更立体,更厚重。

天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古建筑遗存,它们不仅是天河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人们的乡愁记忆。在飞鹅岭上寻找天河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黄村走访最早的祠堂,还有一口人们记忆中水源不绝的古井……正是一个个“最”,展现着天河历史的源远流长。

飞鹅岭寻踪,一件石器背后的人文情缘

步入中山大学1906年落成的马丁堂,幽深清雅,古朴质素,入门处挂有费孝通书写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牌匾,步行到学院三楼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锛、石凿。看似小小的石器,却勾勒出一段考古历史。中山大学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飞鹅岭有着不解之缘。

“先有龙眼洞,后有广州城。”如路过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飞鹅岭遗址,不时会听到“老广”指着遗址的石碑说道。坐落在天河龙洞的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天河地区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历史起点。飞鹅岭人作为最早的广州人之一,首先进入和开发了广州市城区。随着岁月推移,他们又陆续汇合了中原和各地移民,组成现在的天河人。

“这不是天然的石头,而是人造的石器!”指针拨回1956年秋,中山大学地理系学生到此测量实习,竟无意中拾获数十件有肩石斧、石凿等磨制石器。同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历史系会同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到此发掘,次年1月又再进行发掘。飞鹅岭出土的石器、陶器类型不少,有石斧、石锛、石凿、石矛、石镞、印纹陶片、陶纺轮、陶网坠、玉环等。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龙眼洞择址创建华南植物园时,把飞鹅岭等10多座丘岗划入园区。半个多世纪过去,龙眼洞村附近的山岗遗址点几乎消失殆尽,而华南植物园的建成却保存了飞鹅岭周围的近10座丘岗。

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郑君雷看来,飞鹅岭遗址是探索溯源广州文明的印证。“飞鹅岭遗址是广州市首次发现的先秦时期遗址,记载着一段广州城市的发展史、考古史。当年的广州东郊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闹市,只有寂静的飞鹅岭遗址还掩映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葱郁林荫中。”郑君雷表示,飞鹅岭遗址出土遗物的特征,体现了华南先民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适应,从石斧、石锛等工具的使用,还能够见到华南先民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跨越时空的界限,手握历史的遗存。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华南国家植物园内植物包罗万象。

“坐落在国家级的植物园里,飞鹅岭遗址的展示利用或大有可为。”郑君雷认为,从植物园的生物多样性到遗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这是公众了解华南地区文明起源的一扇窗口。人类的生活依赖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当年的古生态环境正孕育出独特的人类文明。从一件件石器,可一窥古人对古代农作物的处理,从侧面也可一探古代植被和现今的联系。“近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首次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园中园’,对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具有重要作用。”郑君雷说。

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部主任吴兴表示,植物园在飞鹅岭遗址建设“广州第一村”园区,园区景观再现了南粤先民利用乡土植物的文化传统,通过龙眼楠、白花油麻藤、红花荷、臀形果等乡土植物配置,展示广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同时,主题雕塑群、模拟原始生态村落、模拟考古现场等景观再现了南粤先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体现了当时人类利用乡土植物的文化传统。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森林公园、龙眼洞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对‘飞鹅岭古遗址’人文史迹的保护建设,必将为天河的文化遗产保护点睛添彩。”吴兴表示。

祠堂里道故事,最早古井见证古村变迁

一个寻常午后,莫婆婆坐在天河黄村华帝古庙前,庭外凉风习习,庙内雕梁画栋,莫婆婆向记者诉说儿时的记忆。

“记忆中,黄村开村古井就没变过,村里六七十岁的人都知道这口古井。几十年前,村民常常从村尾很远的地方跑来,从晚上打到天亮。井水清冽,天冷时水温暖,天热时水清凉。每年11月到12月是枯水期,家家户户的井水都枯竭了,这口井的井水还是很丰沛。”莫婆婆回忆道。

一口井,不仅是旧时人们生活的水源,更是不可割舍的乡愁。黄村村民委员会于2001年在井边镶立花岗石碑,记载了南宋嘉定五年,黄子贤居住在围福里,于屋旁挖井取水。挖深数尺,水如泉涌,水清冽,味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成为黄村世代饮用的开村井。据闻,这是天河区辖内最早的古井,反映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迁。

同样的“最早”,还有天河区记载中最早的祠堂。尚书王公祠位于天河区车陂街道车陂村祠堂大街20号,为纪念先祖宋代尚书王道夫而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2009年公布为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王公祠坐东南朝西北,三间三进,硬山顶,青砖石脚。

车陂居民王洁燊表示,“尚书王公祠”是国内不多见的以官名代替人名的祠堂,祠内各处精美的石雕、灰雕、砖雕、木雕俱全。“这座庄严雄伟的古代岭南建筑,闪耀着岭南人民的智慧光芒,记载着广州百姓前仆后继的抗争历史,储存着本地区历史变迁的诸多信息。”王洁燊说。

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开村古井仍然水源丰沛,最早的祠堂在保留传统建筑元素的同时焕然一新。这其中离不开广州市民的代代相传,以及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今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天河区将建立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和研究基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持续做好对区内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塑造具有天河特色的岭南文化典范。

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水”“城”已密不可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应该与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民生福祉、文化旅游相融合,让天河区的居民群众因天河而自信,因天河而自豪,这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深层体现。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通讯员:谢丽燕、关星杨

[编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