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的信号,“零延迟”传输到韶关,指挥着机器人救治一位脑出血患者。
粤北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内,接收到指令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摆动机械臂,在患者颅顶定好靶点。郭铭根据靶点,划线切皮,拿起电钻打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远程手术指挥中心里,专家团队紧盯着屏幕。手术室两个摄像头的实时画面投射其中,双方在5G信号下,保持实时沟通……
这场跨越1700公里的远程手术,也是广东首例5G远程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4月12日,记者来到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64岁的阿婆已能正常说话、下地行走,恢复良好。
“指挥官”与“执行者”的无缝沟通
右侧偏瘫、只能发音,当粤北人民医院收治阿婆时,她处于嗜睡状态。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智能勾画患者病灶,计算出血肿体积约24毫升。
“这是一个纺锤形的血肿,要把引流管从‘纺锤’的近端完美地穿到远端,人工基本不可能完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郭铭说,就算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能会出现误差,“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能放准是运气,放不准是常态。”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则可以通过多模态影像处理,重建血肿形态,指导医生规划出最优手术路径,并把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但我们在血肿穿刺的机器人手术上,还不是十分熟练。”郭铭坦言。
这时,有着丰富远程手术机器人经验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伸出援手,两家医院一拍即合。3月29日,北京团队对远程指挥设备进行调控,韶关团队同步对手术机器人进行配置与测试,信号工程师测试着5G信号的覆盖和畅通。
当日15时,横跨南北的远程机器人手术正式开始。在宣武医院的远程手术指挥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单永治和主治医师闫峰,基于患者病例和术前检查影像资料,制定手术计划。北京团队将计划通过电脑传输给韶关的手术机器人。
另一头,粤北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内,收到手术计划的机器人,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患者大脑的三维图像——手术路径从脑回出发,得出血肿最近到最远点的“最佳路径”,路径中会遇到的神经组织结构一览无余。
“穿刺路径对不对?”“能不能把血肿最大程度清除掉?”双方紧密沟通,得到一致的答案后,北京团队操纵机械臂定好靶点。郭铭拿起电钻,按照靶点,在患者颅顶上打个直径一厘米多的孔。
“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这个手术计划。”郭铭说,他们是“指挥官”,我们是“执行者”。
打孔完毕,北京团队立即操控机械臂摆回靶点位置,来观察现打的孔和之前定位有无偏差。
“打孔毕竟是人工的,会有一点偏差。”郭铭说,对方以打孔为准,对手术规划进行略微调整。校准完毕后,他再进行穿刺和置管。
耗时30分钟,双方“零延迟”共享着手术信息,保持着沟通,最终抽出病人颅内20毫升出血。术后CT显示手术效果良好。
5G远程手术助力医疗资源下沉
郭铭介绍,治疗脑出血的传统术式为开颅手术和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前者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后者定位不准确、血肿清除不彻底。”后者的颅内穿刺完全是靠经验的“盲穿”,尽管他有着20多年的神经外科手术经验,依旧无法避免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偏差。
“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上有固定环,穿刺多深都会设置好,安全性和精准性人工无法达到。”郭铭说,这可以有效避开血管神经纤维束及功能区,对术后恢复起到极大帮助。
郭铭说,术后的阿婆仅两个星期便能下地行走,这对她本人和家庭都是质的改变。“正常的话,有的患者住院一个月还下不了床,甚至有的康复不到位会造成偏瘫。”
手术中,5G通信技术让远距离“零延迟”沟通成为现实。郭铭认为,在手术操作中,就算1秒的延迟,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如果双方在术中讨论方案,看的还是1秒前的图像,会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像倒车雷达一样,图像必须是实时的,不然就撞上去了。”
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为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已在河北、山东、广西等地实施5G远程机器人手术。
“远程手术对脑出血等危重症不适合转运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单永治说,此次手术双方配合顺畅,当地医疗团队训练有素,“实现了技术下沉、帮扶基层医院的作用。”
“这次既是手术,也是培训。”郭铭说,希望能通过“传帮带”,学会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相关临床应用,“要达到熟练地独自操作机器人的话,还需近十场手术的历练。”
“有了5G远程手术,患者在粤北即可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郭铭说,这能促进粤北人民医院“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南方+记者 叶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