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 “两个重要窗口”作用凸显 十年经济总量翻番、外贸连续37年全国第一、十年实际利用外资超1.4万亿元
2023-04-07 08:45
来源: 南方日报

广东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 “两个重要窗口”作用凸显 十年经济总量翻番、外贸连续37年全国第一、十年实际利用外资超1.4万亿元

人工智能朗读:

阳光明媚,珠水粼粼,春日的岭南处处生机盎然。

今年以来,广东吸引全球目光: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并在惠州大亚湾建设北美以外首个研发中心;“投资中国年”活动在广州启动,巴斯夫等多家跨国巨头高管齐聚;第133届广交会将全面重启线下展,3.4万家企业将现场“秀肌肉”,预计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前来“扫货”……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高度重视,寄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勉励广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广东推动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挺进、更广阔领域迈进指明方向。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东坚定扛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有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迈上历史性新台阶。十年来,广东经济总量由2012年不到6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超过12.9万亿元。

近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首站就选择广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率企业代表团访粤,粤法合作有望全面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透过广东观察中国改革开放、读懂中国,广东“两个重要窗口”作用更加凸显。

深化改革

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引领全面发展

3月的珠海特区,春光正好。西江虎跳门水道旁,斗门区富山工业城以“5天一层楼,3个月整区封顶”的效率,让19万平方米的巨型工业厂房矗立于世;全市5.0产业新空间全面铺开建设,奋达科技智创谷项目负责人郭雪松等待着首批生产设备进场,预计投产后3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增加6000多个就业岗位。

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后结出的新成果。去年6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实施,首次通过特区立法严格管控工业控制红线。“通过特区法规而不是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对工业用地控制线进行管控,体现了珠海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筑牢产业地基的魄力。”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咏霞说。

另一个经济特区汕头同样热火朝天: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3月30日,7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约354亿元,同比增长约42%。

汕头正以改革激发动力,以创新释放活力,统筹推进新发展阶段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在健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机制、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方面加大攻坚突破,努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就在汕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的同一天,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架的数据交易标的,顺利获得了一笔“特殊”的1000万元贷款。这是全国首笔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贷,以数据资产化作为新型融资方式,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这不仅为我国数据要素资产化打造了可快速借鉴、可批量复制、可重复落地的业务模式,更为具备优质数据资产的市场主体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经济激励驱动力。”深圳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红光说。

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用好综合改革试点“关键一招”。自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深圳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展、多点突破、蹄疾步稳、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十年来,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关口,率先步入改革深水区的广东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加快突破、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一批牵引力大、带动效果好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以点带面有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其中,数字政府、营商环境等重大改革呈现出显著成效,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月3日,中国电子集团在深圳注册成立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中心揭牌。作为交易中心的重要部分,深圳亿安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早已在去年入驻前海综保区,先行一步开展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仓储物流,短短3个月进出口已超19亿元。

不仅是中国电子,阿里云、字节跳动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外运、朗华等物流供应链企业也陆续在前海布局供应链中心,外贸新动能加快迸发。

3月22日上午,南沙汽车码头汽笛轰鸣,3000辆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装船,起航前往东南亚。目前,南沙汽车口岸累计开辟7条外贸汽车出口航线,覆盖中东、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进一步畅通国产汽车“出海”通道。

据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1日,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申报出口的汽车突破3.9万辆,同比增长超1.6倍。其中,南沙汽车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33倍。

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广东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挂牌以来,持续不断释放改革新动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2022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5350.8亿元,同比增长27.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39家,实际利用外资70.18亿美元,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吸引了全省外资总额的1/4,各项指标保持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

拓宽内外通道,链接全球市场。十年来,广东外贸发展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日益提升,几乎年年都有突破性进展: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万亿元;2016年,一般贸易额首次超过加工贸易额;2017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广东外贸第一大主体;2018年,外贸总额首破7万亿元大关;2019年,跨境电商新业态规模全国第一;2020年,东盟跃升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广东国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国内市场潜力加快激发;2021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达2万亿元;2022年,外贸规模再创新高,连续37年全国第一。

稳步扩大规模,加快提升质量。十年来,广东着力探索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市场采购贸易创新发展8条”“加工贸易15条”……一系列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政策出台实施,“组合拳”效应加快释放。其中,全省跨境电商规模从2016年的2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10亿元,年均增长70.8%,2022年广东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更是实现翻倍增长。

抢抓世界机遇,全面扩大开放。当前,广东正稳步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用足用好RCEP等政策红利,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重塑优势

打造全球高端要素“强磁场”

3月31日,多位粤港澳知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代表及高端人才齐聚南沙,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揭牌。“今年2月,普华永道已将广东咨询总部落地南沙。”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吴昱英说。

“抢滩”湾区、接轨国际——这是不少有着国际视野的企业、机构的共同做法。以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广东正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集成衔接,以“点”带“面”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切实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打造全球高端要素“强磁场”。

三大平台优势凸显,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更加紧密。4月6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首批20个典型案例发布,其中包括大湾区商事登记中国委托公证(香港)信息化平台。

“该平台上线后,港资企业的商事登记公证文书实现了跨境信息化流转,纸质版变成电子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平台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登记注册中使用,将给香港投资者来粤开办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目前广东已有超过2.22万家港资企业使用“纸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了相关登记业务。

由最初依托地缘与要素成本优势承接外商投资,到如今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主动吸引优质跨国企业深耕发展,广东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双双显著提升,为全国吸引外资作出重要贡献。

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十年来,广东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7%,位居全国第二;累计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约13.5万家,年均增长超过10%,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由2012年的39.9%上升至2022年的74.1%;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2018年提升12.4个百分点;吸引167个国家和地区来粤投资,投资者来源更加多元。

同样持续跃升的还有广东的市场主体总量。自2012年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广东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500万户迅猛增长到目前的突破1600万户,十年净增超1000万户,相比改革前增长了2.1倍,全省市场主体数、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正在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广东以高水平项目带动引资规模的扩大,让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比翼齐飞’。”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外商深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仅展现出对广东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的稳定预期,更是广东经济发展韧性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