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但极度濒危仍未改变
2023-03-03 15:1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但极度濒危仍未改变

人工智能朗读: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3月1日,作为长江江豚科考技术支持团队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科研团队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

长江水好“豚”先知

长江江豚数量变化为什么这么重要?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介绍,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对水环境要求较高;长江江豚处在整个长江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端,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显示器”。可以说,长江的水环境怎么样,江豚的数量说了算。

近40年,长江江豚数量一度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还有约3600头江豚,2006年就锐减至约1800头,到了2012年,仅剩下约1045头。三次长江科考统计的数据结果都是大幅下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包括王丁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担心江豚会步白鱀豚的后尘。

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野外“功能性灭绝”。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把长江白鱀豚列为“极危”状态;2022年7月21日,又宣布长江白鲟彻底灭绝。长江白鱀豚被称为“长江女神”,江豚被称为“微笑天使”,同样都生活在长江流域,也都是中国特有物种。“只差一点,江豚就步了白鱀豚的后尘。好在,它赶上了好时代。”王丁介绍说。

“长江大保护”的魔力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论断一下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王丁介绍,2016年起,长江沿线十多个省市协同治理污染、修复生态,“长江大保护”带来了看得见的改变。

“2022年是我第三次参加长江江豚科考,相较于前两次科考,这次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介绍,参加2022年长江科考,他有三个直观感受,一是长江的水变清了,岸变绿了,一度满目疮痍的岸线如今变得生机勃勃;二是长江江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以往的科考中,武汉以上江段百公里是江豚分布的空白区,但2022年科考第一天,科学家就在武汉江段观察到了江豚;三是科考队员们欣喜地发现很多“母子豚”。“9月份小江豚刚出生,和妈妈在一起,母子豚特别明显,看到母子豚,大家就看到了希望,相信未来江豚会越来越多。”梅志刚说。

从过度开发长江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在深刻改变着长江的生态面貌,也在悄然改变着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2022年长江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如何留住“微笑天使”

“1249,这个数字令人鼓舞,这证明江豚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挑战。”王丁坦言。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当前,江豚栖息地主要面临清水冲刷、河漫滩无序开发、航运发展和航道整治等威胁。他呼吁,继续坚持长江大保护,同时强化现有迁地保护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尝试将迁地保护区内江豚放归长江,促进自然种群快速恢复。

梅志刚等研究人员呼吁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他表示,近年来,沿江各省市不仅纷纷出台长江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积极保护措施,而且很多地方都成立了江豚保护协会。在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中,考察队员明显感受到各地民间力量对科考的支持,很多保护组织自发配合、呼应科考队做了很多工作。未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人参与江豚保护,这将对留住“微笑天使”产生关键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沿江各省市协同治理和保护长江的机制逐步形成。保护江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生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在科学研究上,保护江豚从“冷门”逐步变成“热门”。王丁高兴地告诉《中国科学报》:“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专业的江豚研究人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边缘和‘濒危’了。”

记者手记

江豚归来,仅仅是开始

春风又绿江南岸,山清水秀豚归来。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折射的是长江大保护带来的生态提升,是发展观认识上的深刻变革。

只注重发展,不注重环境,一度导致“长江生病”,白鱀豚功能性灭绝,长江生物多样性遭受的严峻挑战摆在面前,教训历历在目。从沿江化工厂搬迁的“壮士断腕”,到“非法码头拆除”的雷霆亮剑;从沿江岸线修复的绣花功夫,到“十年禁渔”的深谋远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一锤定音带来的是思想认识之变、发展理念之变、生态品质之变,意义重大而深远。

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不遗余力抓保护值不值”“要生态更要吃饭”“保护生态可以,但不能搞过了”之类的声音。必须明确的是,长江大保护才刚刚开始,方兴未艾,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生态破坏易、修复难,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的喜人成果,是对长江大保护科学性的有力证明;“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的严峻现实,是继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的深刻提醒。“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是国之长策,继续保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战略定力,不被杂音干扰,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条道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人与长江和谐共生,让“微笑天使”生生不息。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