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双城记 | ​深港保险市场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022-06-28 07:14
来源: 深圳商报

深港双城记 | ​深港保险市场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人工智能朗读:

原标题 深港保险市场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购买港澳保险产品可在内地享受便利化保全、理赔服务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6月2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邱清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保险公司与国际高度接轨,拥有先进的保险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产品体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融合,深港两地的保险业发展将获得更大空间。

深港协同 互联互通

2006年5月,中国保监会与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确定将深圳建设成为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全国首个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圳和香港保险合作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正式颁布后,两地融合更加紧密。《纲要》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今年1月,《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印发,其中“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成为金融板块最大亮点之一。

这意味着,在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一些购买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可以在内地享受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该政策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市场互联机制,试点还将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取长补短 两地融合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特区仅有人保这一家保险公司,远远不能满足外商、港商在深圳经济特区投资项目的保险需求。

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亚太财险)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从法律上讲,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进入内地市场的港资保险公司。

众所周知,香港的保险业起步早、发展快,拥有成熟的管理制度、产品开发、服务准则,公司早期员工对两地保险市场的差异感受很深。曾任亚太财险非车险部首席核保人的吕红利回忆道,1998年入职后,她经常乘坐班车往返深港两地,与总部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公司主要的客户是香港的中资客户,他们要来深圳投资,保险业务就由我们来承担。在产品开发上,由香港总部进行垂直管理,深圳直接学习。公司当时的主要优势在水险、财产险上,深圳地区保费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利润可观。”

曾任香港民安保险行政人事经理、现任亚太财险党委办公室主任助理的张丽娟对深港保险业发展的差异感受更为深刻:“香港的人事制度、劳动用工环境和深圳完全不同,不能全套照搬。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搭建起符合内地保险企业管理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体现公平性的绩效薪酬激励体系。后来就有了一套深圳自己的管理模式,有的模块适用至今。”

科技赋能 跨越发展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方面合作更加紧密,香港的金融机构越来越看好内地的市场。进入21世纪之后,民安保险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技术、市场和行政资源。

2004年5月10日,香港民安深圳分公司获准改建为“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香港民安的全资子公司,标志着民安保险从此走上了以深港两地为中心,向全国各地拓展业务的全面发展之路。两年后,公司获得机动车交强险经营资格,成为首批拥有该资格的22家保险公司之一,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辽宁等19个省市开设百余家机构,初步形成全国销售网络和服务平台。

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数字化带来便捷和奇迹。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保险企业全场景服务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发展趋势。香港民安也不例外,在经历一系列的股权变更之后,公司以新的名称和新的主体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2015年正式更名为亚太财险。

近年来,亚太财险坚持“以金融科技为驱动”的发展战略,是业内首家把机器人应用在出单系统的财险公司。打造了以“微营销”“微商城”“微理赔”为主要功能的“一客三微”智能服务平台;引入电子保单、人脸认证、智能风控等AI技术,实现车险理赔案件“查定核一体化”,在提升风控水平的同时,改善了客户体验。“自动出单机器人”技术获得“保险科技最具成长价值奖”和“互联网保险创新奖”。

今年亚太财险获颁“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状”,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金融保险机构。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推动深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民安保险克服了身份的制约、克服了内地和香港的文化差异、克服了内地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抓住了内地经济稳定增长和保险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大好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给初生的深圳经济特区带来了境外先进的保险技术及多元化的保险业务品种,为深圳保险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