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者|弃企业高管投身公益,他用11年悟透志愿者真谛
2022-05-02 17:13
来源: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人工智能朗读:

致敬奋斗者|弃企业高管投身公益,他用11年悟透志愿者真谛

林波,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蓝态幸福文化课堂20期学员,北京蓝态之家读书会发起人,北京蓝态幸福文化课堂推动人,蓝态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广东工业大学MBA校外导师。

“来啦,路还好找吧?”4月22日下午,记者在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见到了林波。一进门,他对记者点头微笑,桌上备着清茶和茶点。眼前的林波,穿着简单的T恤与牛仔裤,说着一口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

今年是林波从事公益事业的第11个年头。奋斗在公益事业,对于林波来说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就像溪水汇流成河的过程。”在两个小时的对话中,“利他”“做好服务”“无条件、不期待”是他一直重复的词语,在他看来,所谓“志愿者”就是“以利他之心服务他人的人。”

疫情初始物资匮乏,来自北欧的航班让人落泪

2019年末,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疫情之下,一群志愿者加入支援抗疫的队伍,当时,国内抗疫物资不足,他们便联系海外华人,从各国收集物资运回国内。林波和他所在的志愿团队便是其中的积极践行者。

林波回忆,“当时最大的感觉就是未知。”原本已回老家韶关过年的他,大年初二就回到了广州。“当时武汉的情况已经不太好,我们想着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在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蓝态公益便投身于支援抗疫的工作中。

大家首先想到是利用蓝态公益的平台优势进行募捐。仅春节假期期间,公益基金会就发动了三次捐款,总计募集到70多万元。但很快,大家又发现由于国内“物资紧缺,人们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所幸的是,在与蓝态公益合作的企业中,有不少来自医疗器械生产行业。这其中,有一位爱心企业家从事急救医疗器械出口工作。通过这位企业家,林波和团队联系海外华人,购买抗疫物资。

“当时海外很多航班已经停运,不敢飞中国。北欧那边只有芬兰航空还有前来中国的航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位身在芬兰的华人单亲妈妈,带着自己两岁多的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开着车到处帮忙找防护衣、口罩等物资。”物资找到了,如何顺利运回国内又是一大问题。这位女士想到的办法是委托当时在北欧旅行的中国游客带回。运费方面,“我们志愿者团队联系上一位爱心人士,刚好是旅行社的社长,经过一番周折后免费将物资运回国内。”

说到这里,林波眼眶湿润:“当时我去机场接这些去北欧旅游的游客。他们走出来的一刹那,我的眼眶瞬间红了。这些旅客本来去旅游,给自己和他人带了礼物,结果都不要了,自己就带着最少的随身行李。但是每个人都推着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我们托他们带回来的抗疫物资,行李包堆得高高的,把人都盖住了。”这场爱心接力,让林波感受到了深刻的民族认同感:“大家都戴着口罩,根本看不出长什么样,根本不知道谁是谁。投身于这次爱心接力,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心,有着宝贵的利他心态。”

“无条件,不期待”,做好志愿服务的思想准备

如今,新冠疫情已出现两年有余。这期间,对志愿者们的工作要求有了怎样的变化?在林波看来,疫情初始,一切都是未知:“面对未知,志愿者最需要的是‘智慧’。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他向记者解释,在新冠疫情初期,志愿者团队的一大宗旨是尽可能让固定的人员进行支援。“原有的志愿者已熟知防疫规则,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即使出现问题,也可将危险降到最小。”

而进入疫情常态化的当下,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断深入,志愿者的操作规范已日趋明确完善。在这一阶段,对志愿者乃至志愿平台有了新要求。林波认为,作为志愿者,除了提供卫生防疫志愿服务外,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你是否有智慧去安慰ta?能否让ta得到长期的支持?”对于志愿平台,则需要考虑“是否有智慧将更多资源集中到需要的地方?如何发挥物资的最大作用?”

林波认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公益平台更应进行长期的支持。2022年3月,福建泉州疫情暴发。随后,蓝态公益驰援泉州,共捐赠88箱抗疫物资,包括防疫口罩及隔离服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位爱心企业家出资解决了此次运输费用。林波告诉记者,蓝态公益抗疫行动一直在坚持:“作为志愿者,应该出现在需要我们的地方。”

而无论是何时,想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重要的都是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我们一直在强调,做志愿者需要‘无条件,不期待’。做志愿服务不是做表面文章,也不是为了给谁看。你应该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体验,体会付出带来的快乐。”

不仅如此,他向记者强调,做志愿服务不应该拘泥于在公益组织,更应把志愿服务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志愿服务的定义非常宽广,为家人提供无条件的利他服务也是广义的志愿者。家人恰恰是最需要我们去服务,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人。志愿者,说白了就是以利他之心为身边人服务。”以“利他之心服务他人”,是林波从事公益慈善事业11年以来体悟最深刻的道理。

所谓“高光时刻”,是对得起内心的光明

林波11年的公益路,缘起于2011年的一次公益课堂。没做公益前,林波在北京一家企业担任高管,工作十分忙碌,几乎每天都有“四五场应酬,对自身的感受也非常钝化。”说到这,他顿了顿:“你刚才问我有什么爱好,其实年轻时候我喜欢摇滚,喜欢足球,但是在那个时候因为忙,都搁置了。”彼时迷茫的他收到蓝态公益创始人张华邀请,参与了蓝态的公益课堂。

“来课堂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家里最省心的孩子,我从小地方出来,来到了北京打拼,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家里人不用操心。而且,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当时,林波眼中孝顺的“典型”是:“每次我从北京回韶关老家,我一定会在当天早晨起个大早,买新鲜出炉的稻香村糕点带回家。”但在课堂的分享环节,他回忆起自己经常做的“孝心举动”时,却突然发觉:“这么多年,其实我的老父亲没吃过一口。老人家七八十岁了,牙口不好,眼睛也不行了,他没办法吃我买的东西。”正是对这件事情的反省,让林波清楚意识到:“原来自己内心以为的孝心是从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我带一大堆东西回来是想证明自己是孝顺的,但并没有关注对方的感受。”

正是这次的课堂经历,让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也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随后,他决定在北京开类似的公益课,帮助更多的人。时光流转,他逐渐越来越多地将生活重心从职场转向公益。2017年,林波全职加入蓝态公益。回看自己的人生轨迹,他认为,作出“全职加入”这一选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像溪水汇流成河的过程。”

“但刚开始参加公益活动的组织工作有些不适。”他坦言,此前作为企业高管,“KPI”“效率”是最看重的指标。但在公益组织平台,这些指标并不适用。“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性格各异。他们初心都是为了服务大众,但是有些人或许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原有的衡量成果体系失效,新的衡量体系尚未成型,这使林波陷入焦虑。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回看这段经历,他认为是当初的真诚沟通与机制探索起了作用。“在和团队成员做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发现,衡量一个志愿项目的价值不一定是数量多少或者是速度多快。”如今,他更愿意将不同公益项目的组织运营看作是种植不同树种:“一棵树生长快慢与否,和它的品种相关。有些从属性上就是长得慢,就慢慢来,从多个维度去夯实。抗震救灾、支援抗疫这种需要紧急帮助的项目,就要快,要派体力最强、效率最高的人。关键在于将正确的资源调配到正确的项目上。”走出这段焦虑时光后,他便觉豁然开朗。

那在之后的道路上,是否有难忘的高光时刻?面对记者的这一问题,他笑了笑:“我觉得自己作为个体,并没有这种高光时刻,或者说,我理解的‘高光时刻’,是‘无条件、不期待’地做事,对得起自己内心的光明的时刻。我们需要不断擦拭自己的心灯,让它不停地亮起来。”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左志红高春明

统筹:林少娟刘婕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张洁莹林思思

设计:郑柏琪

[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