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绘就田园都市新画卷
2022-04-18 20:5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光明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绘就田园都市新画卷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18日讯(记者 林秋颖)4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会上,区委书记、区长蔡颖作了题为《策源原始创新 先行科研经济 集聚创新人才 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的报告。

报告明确提出了光明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绘就田园都市新画卷的愿景。具体的空间布局,以及各区域的功能是怎样划分的?

规划面积8.15平方公里的光明中心区,将打造成为独具科学特色、彰显山水魅力的生态型都市中心。以科学公园为心、科学环廊为环,推进深圳科技馆、西方美术馆、科学城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串联总部办公、科技服务、文化交流、生活配套等区域,突出湾区知识交往中心和科学城公共服务中心特色,打造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疏密有致、彰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形象的标杆城区。

据《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大科学装置集群是光明科学城规划“一主两副”科学装置集聚区中的主科学集群,核心区将布局世界级大科学装置。报告对这个片区作了进一步规划,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核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聚世界级大科学装置,汇聚顶级科学人才,依托西光月、白鹤岭等优美的山水环境,建设科学家谷,营造科学家的“桃花源”,打造科研环境一流、科学服务一流、开放共享的科韵绿谷,建设湖光山色、独具魅力的科学山林。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此,光明区将光明云谷打造成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科研经济先导区。突出产学研特色,发挥毗邻大学和科研设施的优势,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承接大学知识外溢,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片区统筹,建设高标准、定制化、科研型的新型产业园区。做好人才住房、文体中心、会议中心等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科学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光明区还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示范城区,将西南直角产业带打造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充分发挥紧邻南光、大外环交通走廊,北接大科学装置集群、南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南山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以凤凰、玉塘、马田、公明等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体,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空间整备,着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产业园区,推出“精确定制、精准配给”的产业空间,吸引总部企业、研发中试平台、“灯塔工厂”落户光明,打造湾区科研经济主阵地。

中央商务区是城区的活力所在,光明区对此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凤凰城将被打造成为光明中央商务区。发挥光明城站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门户优势,集聚科技总部、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功能,集中布局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等产业平台,壮大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成熟的公共服务优势,进一步完善居住配套,提升商业能级,推进产业社区开放共享,打造科创融合先锋商务区。

漫步于茅洲河畔,感受白鹭群飞、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而未来的茅洲河又是怎样的呢?茅洲河中央水岸将被打造成为光明城市新客厅。融合科技、人文、生态、时尚元素,植入水岸商业、企业总部、河畔学院、文化街区、科创空间等复合城市功能,引入亲水游憩、水上运动、科技体验、艺术交往等多元化的滨水活动,塑造靓丽都市景观,将封闭的工业岸线复兴为活力多元的缤纷水岸,打造湾区水岸新名片。

近年来,光明区一以贯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区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基于区域内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光明区将高水平打造田园都市新风貌。充分发挥“蓝绿本底”生态优势,塑造“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田园都市风貌。持续推进光明小镇建设,打造诗意农田景观。依托全区碧道绿道资源,打造城市复合廊道,描绘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和谐画卷。编制“山水连城计划”,建设14公里郊野径,贯通大顶岭、麒麟山、茅洲河、光明湖等区域,连线成片实现全域景观。串联全区自然、城市、社区、口袋四级公园体系,社区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规划建设茅洲河滨水跑道、生态骑行道系统,积极营造慢行舒适生活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