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开启“共学”模式,大鹏自然课堂“自然妈妈”陪伴计划“进行时”

开启“共学”模式,大鹏自然课堂“自然妈妈”陪伴计划“进行时”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启动招募到大鹏自然童书馆的见面会从禾塘山水公园的自然体验“首课”到自然绘本亲子阅读指导11月27日大鹏自然课堂“自然妈妈”陪伴计划完成第一阶段集中学习计划25名入选的“自然妈妈”将在接下来的实践阶段开启亲子自然陪伴见习之旅///△“毛毛虫”自然游戏体验大鹏自然课堂项目是由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主办的生态品牌活动,“自然妈妈”陪伴计划是该项目202️1年“1+N”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和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大背景下,让更多家长成为孩子连接自然的引导者,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从而带领更多的家庭看见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见面会11月13日,参与“自然妈妈”陪伴计划的伙伴们在大鹏自然童书馆初次见面了,大家真诚地分享了自己报名的美好“初心”。他们中有希望将自然体验教育带进家庭、引进课堂的教师,有渴望陪伴孩子感受自然之美的全职妈妈,有带着“看见自然、遇见更好自己”美好愿望的夫妻,有未婚但热爱儿童绘本阅读推广的年轻“海归”,还有热爱自然、计划带好孙子的“新晋”奶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家长是陪伴孩子连接自然的最好引导者△噹噹老师分享

从启动招募到大鹏自然童书馆的见面会

从禾塘山水公园的自然体验“首课”

到自然绘本亲子阅读指导

11月27日

大鹏自然课堂“自然妈妈”陪伴计划

完成第一阶段集中学习计划

25名入选的“自然妈妈”

将在接下来的实践阶段

开启亲子自然陪伴见习之旅

///

△“毛毛虫”自然游戏体验

大鹏自然课堂项目

是由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主办的生态品牌活动,“自然妈妈”陪伴计划是该项目202️1年“1+N”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和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大背景下,让更多家长成为孩子连接自然的引导者,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从而带领更多的家庭看见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从“看见自然”的美好体验出发

据了解,“自然妈妈”陪伴计划招募信息在“爱大鹏”微信平台推出之后,报名火爆。经严格筛选之后,最后25名符合要求、来自各行各业的自然爱好者入选。

△见面会

11月13日,参与“自然妈妈”陪伴计划的伙伴们在大鹏自然童书馆初次见面了,大家真诚地分享了自己报名的美好“初心”。他们中有希望将自然体验教育带进家庭、引进课堂的教师,有渴望陪伴孩子感受自然之美的全职妈妈,有带着“看见自然、遇见更好自己”美好愿望的夫妻,有未婚但热爱儿童绘本阅读推广的年轻“海归”,还有热爱自然、计划带好孙子的“新晋”奶奶……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是陪伴孩子连接自然的最好引导者

△噹噹老师分享如何在自然中亲子“共学”

什么是好的教育和高质量亲子陪伴?

什么是自然教育?

我们要向孩子传递什么样的自然观?

11月20日,首场自然体验课在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禾塘山水公园开讲。在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的冯君萍(噹噹老师)的专业引导下,“自然妈妈”们开启了“共学”模式,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到参与自然观察和游戏体验,亲身体验如何用“五感”与美好自然连接……

△自然观察和记录

在自然体验中,大家玩起了“叶子对对碰”的游戏,在认识新朋友中了解叶子的季节变化;化身毛毛虫,爬过石板路,穿过草地,向着山林,感受与大地的连接,聆听山泉的歌唱:通过完成自然观察九宫格、自然笔记的“作业”,打开“看见自然”的“五感”,并思考如何在亲子自然教育中激发彼此,成为一名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体验者、陪伴者、引导者……

△分享自然笔记

“在孩子眼里我是‘表情单一’的妈妈,通过打开身心的自然体验,我看到自己的改变,希望接下来能变得更柔软一点,”认为自己有“自然缺失”的美妈陈仙茹,是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的一名老师,“我将把高质量陪伴、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学生及其家庭。”

△“自然爸爸”分享感悟

作为唯一参与活动的“自然爸爸”,陈永伟表示自己是在大自然中长大的,但参与自然妈妈陪伴计划之后,才发现要真正了解自然,得将自己全身心交给大自然,“这跟良好的亲子陪伴关系是一样的,我将把自然体验和亲子陪伴的新感悟,带给自己的孩子、带到更多的家庭和社区当中去。”

让绘本悦读拥有连结亲子与自然的“魔法”

体验自然和热爱阅读

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秘密武器

△毛毛虫老师分享如何策划一场有创意的自然读书会

11月27日,来自深圳市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的讲师吴晓春(毛毛虫老师),带来了讲好故事的“魔法箱”,引导大家在故事和游戏中,通过声音、情感、表情与互动等基本功的练习,学习如何让亲子阅读成为孩子与自然的“桥梁”。

“自然妈妈”如何选择自然主题绘本,怎样制作自然观察手工书,如何策划一场有创意的自然读书会……大家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激发了灵感和创意,以自然为主场和道具,结合绘本的自然读书会的“方案”纷纷诞生。

在“盒子剧场”故事编创体验之后,胡亚威感叹到:作为妈妈,要重新学会以儿童的视觉去发现、去感受,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和好奇心,陪伴孩子一起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妙。

△“盒子剧场”开演了

“自然奶奶”卢荫香则表示,“年轻时没时间带孩子,现在退休有时间了,我喜欢在大自然中,希望通过学习,一起陪伴孙子和自然在一起。”

△介绍《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

27日当天,大家还收到了一大一小的“彩蛋”:一本收集各类自然游戏的《与孩子共享自然》实操工具书,一份专门为自然妈妈陪伴计划编写的、可随身带的“口袋书”《我身边的野趣故事》。

△可随身带的“口袋书”《我身边的野趣故事》

据负责活动执行的噹噹老师老师介绍,结束了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培训之后,“自然妈妈”们将进入自然体验活动实践和见习阶段。最后,经实践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大鹏自然课堂自然引导员资格证书”和活动工具包、队服,并成为“大鹏自然课堂”的志愿推广人。

“自然妈妈”陪伴计划: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我们要传递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在日常和工作中的真正‘落地’”。

经过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和体验

“自然妈妈”们有了这样的共识

△分享自然观察的心得

来自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的张丹丹很喜欢自己自然名“小蝴蝶”,她发现参加“自然妈妈”陪伴计划这段时间,自己“变”了。“以前看一棵树,就是一棵树,现在我用心去观察它的与众不同。”她表示,特别是在小伙伴“可可”分享含羞草的自然笔记时,她深深被感动了,“这种发自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就是我们要传递的美好,我以后在陪伴孩子或者参与志愿活动时,会将这种在自然发自内心的快乐、对自然的友好和敬畏,传递给更多的人。”作为禾塘山水等公园的建设参与者,张丹丹在自豪同时多了份“使命感”,将这些感悟和理念与工作伙伴们分享,更好地将保护生态、绿色理念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中去。

△活动合影

“在这两次专业的培训中,我们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停下匆匆的脚步,感受身边的大自然之美;特别是通过户外游戏,很快建立起与他人友好地相处的良好关系……”心里装着400多个孩子的黄英,是南澳中心幼儿园的副园长,她和同事洪雅萍老师全程参与学习体验,“幼儿园一直在探索户外研学课程,我们将把学习到的自然教育新理念,带到户外活动实践中,引导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游戏、学习和探索,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影响到更多的家庭,实现我们教育终极目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内容来源 | 晶报

记者 | 陈碧霞

编辑 | 古亮宇

统筹制作 | 深圳市大鹏新区融媒体中心

点个在看,再评论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