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书籍史的《人间喜剧》
2021-11-27 10:17
来源: 读特
人工智能朗读:

一部书籍史的《人间喜剧》

1778年7月5日,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瑞士纳沙泰尔出版社的图书推销员法瓦尔热骑着马,带着猎刀和手枪,还有沉重的样书与书目清单,开始了由东向西的法国之旅。就像当时的许多同行那样,法瓦尔热的差旅肩负着众多使命:推销图书、催收账款、商务谈判、市场评估、刺探情报、拉拢盟友……等待着他的是泥泞的道路、恶劣的天气、强盗与野兽,以及比这些更凶险万分的商业斗争。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罗伯特·达恩顿 著 高毅 高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1年1月版

以上是文化史、书籍史权威罗伯特·达恩顿新书《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开篇,也是现今我们了解大革命前夕书籍文化传播的一个有趣切口。在法瓦尔热接下来的旅程中,读者能体察到大革命前法国图书贸易的全景画幅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棱面,当中形形色色的图书从业员,他们迥异的个性、或悲或喜的人生遭遇,以及围绕着“金钱”这主题上演出一幕幕资本主义的荒诞怪象,犹如一部书籍史的《人间喜剧》。 提及法国大革命离不开启蒙运动,但书中无意论述启蒙思想的鸿篇巨著或贤哲们的轶闻逸事,而是从书籍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社会属性与商品的物质属性入手,通过研究各类图书从业人员尤其是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境况,显影文化传播与经济、政治法律、人文习俗等因素的联动关系。在达恩顿的观念里,启蒙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一则公众舆论和传媒推动历史变革的典型案例,也是一门影响无数人生计的投机生意,它的运动轨迹与走私、盗版、流言诽谤与欺诈诡计相伴,呈现出历史矛盾而复杂的面目。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以下简称本书)是罗伯特·达恩顿“书籍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第一部为《启蒙运动的生意》,阐述的是《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过程;第二部是《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针对违禁书籍等地下文学的文本研究、写作及扩散模式;而本书则关注大革命前图书的普遍出版与行业生态。可见书籍史在达恩顿学术体系中的分量,借助对图书创作、出版、运输、销售与传播机制的考察来把握社会文化运动的规律,体现了他的新文化史史学观。

作为新文化史学代表人物,达恩顿的研究注重“新材料”“新方法”,1963年在瑞士发现的18世纪纳沙泰尔出版社的档案无疑为他提供了一座材料“宝库”,这些档案涵盖5万封图书贸易从业人士的商业信函,及大量经营资料,详尽地揭示大革命前夕图书行业运作的各方面,包括一直不为学术界熟知的地下文学市场与走私活动。达恩顿发现当时波旁王朝对图书出版实行严厉的审查制度。于是,大量未经批准的书稿就由类似纳沙泰尔的外国出版社印刷发行,形成一个风险与利润皆巨大的地下交易市场,亦是当时图书贸易的重要特征。

在本书中,达恩顿对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走私活动进行了系统性考察,以纳沙泰尔推销员法瓦尔热的法国差旅为主线,串联起走私链上的各环节人物:出版商、批发商、零售商、货运代理人、流动小贩及中介掮客……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生活与心理状态多维地描绘图书贸易的生态图景。

对普通读者来说,书中大量的经营细节或许略显沉冗,但这恰是达恩顿新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文化史学主张多元学术视野,借鉴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文学理论的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微细事件与个体经验,尤其是社会下层人群的状态。达恩顿受人类学理论影响深远,“人”是他学术研究中的一个根本立足点,致力挖掘社会微观机制中人类主体的日常活动与宏大历史表象之间的促发关系,因而这个“人类主体”往往是身处社会微观机制上的小人物,而非传统史学习惯关注的社会精英。落实到具体书写,他采用了人类学中的“深度厚描”写作方法,对这些商人和底层人员的生活场景进行细致描述,关心他们的命运际遇,以“小写”的个人历史映射“大写”的时代历史。

同时,细述各类商业细节与达恩顿主张图书拥有商品的物质属性与文化的社会属性密切关联。他认为:“书籍是匠人的产品、经济交换之物、观念之舟以及政治和宗教冲突的要素,联系着极广泛的人类活动。”。图书的印刷、出版、运输、销售无疑是经济交换行为,显示出其商品属性,但它也是思想传播的过程。书籍作为承载思想观念的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影响、引导读者的行为模式,因而是推动历史变革的“观念之舟”,凸显出社会属性。那么,在这一系列过程里的人,他们的行为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和模式,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人文习俗等因素形塑文化形态的关键媒介。

由此可见,达恩顿是将图书史研究视为一座通向文化传播与社会史的桥梁。书籍天然与文学和传播学息息相关,达恩顿通过考察发现,书籍——即资讯内容传播的工具和技术手段,既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场域的影响,也是最终塑造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这种概念与布尔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不谋而合,布尔迪厄认为属于社会场域的“文学场”与“新闻场”受制于政治、经济、司法等其他场域的影响,以“文学场”为例,除了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作者和读者,还应注重文学赞助人、出版商、评论人、监察部门等行动者的影响力,才能全面地把握文学场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正确位置。反观达恩顿,深挖大革命前的图书审查制度、走私和经营活动,也是在重建以书籍为代表的文学与传播场在社会场域中的形态作用。在这种理论下文化史与社会史寻得一个结合点,正如他说:“我想做的是观念的社会史——也即,要理解观念在旧制度下社会中的旅行并’生根发芽’的方式。”。

因书籍本身的特殊性—关涉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与文学,决定了对书籍史的研究须采用跨学科的思维方法,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里能充分体会到这种各学科间“互文互涵”的联动魅力,同时,达恩顿凿虚汲深,钩沉轶事,通过丰富有趣的细节以人的“小写历史”映射时代的“大写历史”,兼顾了学术深度与人文关怀,充分彰显出新文化史读物的生机与魅力。

【延伸阅读】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美]罗伯特·达恩顿 著 熊颖哲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2021年7月版

本书是罗伯特·达恩顿的又一部代表作,通过大量使用未曾披露的瑞士出版商纳沙泰尔印刷公司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并补充巴黎警察局、巴士底狱和印刷商书商协会的档案,首次揭示了已经消逝于历史的18世纪“地下文学”的迷人故事。

(原标题《一部书籍史的<人间喜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