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依托中国慈展会等平台,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2021-11-25 08:4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依托中国慈展会等平台,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人工智能朗读:

河源市东源县仙湖茶叶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茶叶。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1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秦绮蔚)广泛汇聚各界慈善力量,充分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深圳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力。

11月23日至25日,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中国慈展会”),在北京和深圳会场同步云端启幕。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圳,在做好新一轮8省(区市)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依托中国慈展会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平台,凝心聚力、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社会动员、智慧支持,组建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力军”、搭起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舞台”、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好品牌”,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全面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同时,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精彩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推动乡村振兴成为深圳“双区”建设合作共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实支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激荡人心。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接续脱贫奔康,深圳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力量,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2021年7月,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重组成立。深圳与新疆、西藏、重庆、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和广东汕头、河源、汕尾共8省(区市)60县建立新一轮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关系,帮扶队伍全部进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第九届中国慈展会等国家级重大活动平台为抓手,深圳担起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突出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营主体的快速培育,组建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力军”、搭起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舞台”、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好品牌”。

强化财政社会资金支持。深圳2021年计划安排财政对口帮扶资金超5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

凝聚社会慈善帮扶合力。深圳奋力推动新一轮南粤乡村振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集社会资金10.4亿元,认购消费帮扶产品15亿元,“云签约”帮扶农副产品143.9亿元。

聚焦深汕合作区主阵地。深圳实施数字乡村振兴、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程,加快打造“五光十色”都市农村示范带,以点串线,串珠成链,让美丽乡村面貌一新。

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深圳充分发挥市场、科技、资本、观念、规划、创新和治理机制等优势,支持8省(区市)对口帮扶地区的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建设“一县一产业园基地”,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澎湃引擎。“圳品”认证数量已达514个,覆盖全国23个省(区市)96个市(县)225个基地的主要食品及农产品,其中包括深圳对口地区消费帮扶产品110个。

落实10项消费帮扶新举措,升级“圳帮扶”小程序等电商平台、使用全国首创的数字人民币消费帮扶券、顺丰速运等物流企业打通好物出山“最后一公里”,举办“海推海选·联展联销”、新疆馕文化推介和馕产业发展帮扶、潮汕文化美食节等,高质量完成年度超110亿元消费帮扶任务。

实施社会工作援疆、社工牵手计划等,积极谋划乡村规划、数字提升、抓党建促振兴“三大工程”,激发更多高素质“新农人”参与乡村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深圳正以先行示范的担当,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战鼓声声,催人奋进。

披坚执锐,再立新功。

广西百色巴某村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

“深”情回报

累计投入逾1200亿元帮扶118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引领下,深圳自觉把“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的部署要求,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帮扶不图名、实干见真情,突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各项帮扶短期见成效、长期可持续,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1990年开始,深圳先后与全国17省(区、市)的118个县(市、区)开展帮扶合作。现阶段,深圳对口帮扶地区8省(区、市)60个县,主要包括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三大领域。

从帕米尔高原到雪域江南,从云贵高原到巴山蜀水,从荆湘大地到东北平原,从革命老区到祖国边陲,面对帮扶地区地域面积广、海拔落差大、距离跨度远、民族地区多、贫困程度深等情况,深圳敢于担当、迎难而上。

30年来,深圳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120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445亿元,社会资金超760亿元,选派干部人才8500余人,实施项目近5万个,推动对口帮扶的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4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帮助对口地区各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当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质量提升和环境变化,书写了对口帮扶工作的壮丽篇章,交出了高品质的“深圳答卷”。

深圳对口帮扶工作获得中央、省充分肯定。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肯定深圳既给钱又派人的做法;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深圳对口帮扶的广西毛南族整族脱贫充分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务院扶贫办(现重组为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多次高度评价深圳对口帮扶工作。今年2月,深圳4个先进集体和2名先进个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受表彰。

历年来,深圳帮扶工作名列前茅。深圳牵头的粤桂扶贫协作连续四年被国家评为“好”档次,省内扶贫开发连续五年被省里评为“好”档次。今年5月,深圳对口帮扶的广西等8省(区、市)在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的地方;6月,原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现重组为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扶贫协作处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综合处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深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一方面通过现金、物资等直接捐赠,为当地‘输血’,达到短期见成效;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带动、产业协作等方式,为当地提升‘造血’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负责人表示,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新征程,深圳将统筹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双区”驱动与“双区”叠加效应,进一步汇聚起全社会参与的磅礴力量,深入推进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第九届慈展会上,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分享经典案例。

产业振兴

因地施策持续增强帮扶地区内生动力

“没想到在盐碱地都能长出这么好的稻子,而且现在销路很好,家里的收入翻了好几倍。”万里之遥的帕米尔高原帕哈太克里乡,由深圳援疆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学研究所、中农海稻打造的海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再迎丰收。村民努尔兰·艾孜别克对海水稻的收成很满意,他家以前种植的普通水稻每亩产量为150至200公斤,现在改种海水稻后预计每亩产量高达450公斤。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产业。海水稻自2018年6月“落户”帕乡以来,这片土地上已累计种植海水稻超15000亩,生产优质海水稻6700余吨,带动了750户喀什农民脱贫,为当地群众增收4500余万元,成为深圳富民兴疆的生动写照。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带富一个地区。深圳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通过共建园区平台推动产业帮扶,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帮扶地区群众收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已累计共建或支持建设深巴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喀什深圳产业园、深河和深汕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哈产业园等86个产业园,推动516个超亿元项目落地,投资额超过1900亿元。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加强统筹谋划,抓牢重点工作,着力推动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安排帮扶资金2.32亿元,助力广西22个结对帮扶县打造好4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步助力新疆、西藏等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产业合作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引导知名企业投资考察,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帮助河源汕尾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17个、计划投资额超55亿元;推动华为公司与深圳润世华集团、深圳能源集团分别计划在广西投资10亿元、8亿元开发新能源项目,协调华润集团与百色签订21亿元的风电及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深圳龙光集团在广西南宁投资15亿元的东盟生鲜智慧港项目等。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负责人表示,深圳正以先行示范标准,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科技、资本、观念、规划、创新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协作帮扶地区的政策衔接、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开局。

消费帮扶

采购对口帮扶地区产品今年已超110亿元

建成馕文化馆和专店20个,每天销售馕近万张;

深圳潮汕美食节吸引超百万人次打卡消费,签约采购额6000万元;

好产品进饭堂推介行动,首批17家食堂、餐饮企业和协会签约采购9600万元;

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深圳市帮扶合作交易博览会,集聚213个招商引资项目、近千个帮扶产品,“云签约”农副产品143.9亿元;

“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推介,通过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选出“百强好产品”以及400款入围好产品……

消费帮扶,成为深圳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深圳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上持续发力,通过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帮扶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构建“好机制、好产业、好品牌、好渠道”的可持续消费帮扶模式,助力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走出深山老林,走进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截至目前,全市今年直接采购消费帮扶产品113亿元。

为推动消费帮扶深入人心,深圳立足实际加强政策引导,推出“1+N”政策体系。其中,“1”就是《深圳市2021年实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N”就是围绕方案落实加强资金管理、队伍管理、任务落实的各项配套制度和政策。其中,市政府安排消费帮扶专项资金2000万元,各区也都安排相应政策资金,提高了消费帮扶机制的“含金量”。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乡村田地,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为此,深圳提出推进对口地区菜篮子基地建设,鼓励深圳企业在对口地区投资建设菜篮子基地,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又帮扶建设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累计认证37个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圳品”认证,派出专项工作组,实地培训指导,符合条件的即报即审,累计推动广西沃柑、七百弄鸡等110个消费帮扶产品纳入“圳品”体系,贴上“圳品”标签后,产品在商超销量平均提高30%以上。

为帮助对口地区优质农产品拓宽销路,深圳坚持“线下+线上”“政府+企业”“党员+群众”三结合,构建立体式全方位销售供应网络。

目前,深圳已形成了“1+10”市区两级消费扶贫中心,开设消费帮扶专馆专区专柜达2176个,在深圳市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展销消费帮扶产品;发动全市1000余家预算单位以不低于30%的预算额度定向采购帮扶产品,今年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完成832平台扶贫产品采购额3.2亿元,通过以买代捐活动采购5.13亿元;线上推动开设网店3400余家,打造线上商城“圳帮扶APP”“圳帮扶集市”“圳帮扶数据平台”集群,累计注册用户近30万,销售订单达32万多单。

深圳现阶段对口帮扶8省(直辖市、自治区)列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和塔县。

西藏自治区 对口支援察隅县和察隅农场。

重庆 对口支援巫山县。

江西 协作支援寻乌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点协作百色、河池、南宁、桂林市,分别是百色靖西市、西林县、隆林县、凌云县、乐业县、田阳县、德保县、那坡县、田林县、田东县 10个县,河池罗城县、环江县、都安县、大化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7个县,南宁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3个县,桂林龙胜县、资源县2个县。

云南 协作帮扶昭通市。

贵州 协作帮扶毕节市。

广东 省内对口帮扶河源、汕尾、汕头市,其中包括河源源城区、和平县、东源县、连平县、龙川县、紫金县等1区5县,汕尾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等1区3县,汕头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等3区1县。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