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颁奖活动在光明举行
2021-10-25 15:37
来源: 宝安日报

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颁奖活动在光明举行

人工智能朗读:

image.png

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颁奖仪式现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0月25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赖远美/文 记者 管强 通讯员 张财权/图)10月22日下午,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颁奖活动在光明区文化馆举行。小说、散文、诗歌三个类别的金、银、铜奖及优秀奖产生。作家邓一光,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暨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等嘉宾,以及部分获奖者、读者等参加活动。

据了解,本届大赛主题以打工创业为题材,要求体现打工精神、追逐梦想,生动反映打工创业群体的生活和感情、追求和奋斗,坚持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投稿,共收到稿件735篇,作者分布的行业及工作岗位多元,而且稿件质量颇多可圈可点之处。经过初评、复评、终评,最终产生小说、散文、诗歌三个类别的金奖各1名、银奖各2名、铜奖各3名以及优秀奖各5名。

其中,来自江苏南京的邹江睿的小说《吃土豆的人》、来自广东深圳的陈素云的散文《被房号串起的日子》、来自福建泉州的林传凯的诗歌《把恍惚又隐晦的光芒换下》分别摘获三个类别的金奖。

本次大赛总评委邓一光表示,打工文学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早期书写别人的城市,到如今的主体塑造、价值认同和我城书写,形成了当代最广泛的文学话题。他介绍,大赛组委会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采取了双盲评审方式,他向各位参赛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各位获奖诗人和作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全国打工文学大赛越办越好。

作为本次大赛最年轻的获奖者,邹江睿的亮相备受瞩目。“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推新人,出精品,挖掘了类似邹江睿这样的文学新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本次大赛复评评委、《特区文学》杂志副总编辑、深圳市龙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费新乾表示,从这次全国打工文学大赛的征文情况来说,打工文学不仅没有“衰老”,还处在“青春期”。就拿小说来说,金奖得主邹江睿是一名不折不扣的“00后”,打工文学的“后浪”来势汹汹,渐露峥嵘,这正说明打工文学后继有人,前景可期。

“来自江苏南京的籍籍无名的‘00后’作者邹江睿,获取了小说组的金奖,这让很多人出乎意料,但是我要说,这就是打工文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本次大赛复评评委、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廖令鹏则指出,打工,是现代城市中一种日常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工业社会波澜壮阔的劳动景象。“一直以来,我们的打工文学主要是年轻人的书写,是年轻人对于新生活的描述和呈现,是年轻人对于新的现代性的绽放,也是年轻人的‘青春之歌’。一座城市因年轻而美丽,同样,一座城市也因年轻而珍贵,打工文学就是珍贵的城市文学。”廖令鹏说。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金奖得主邹江睿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领奖,诗歌金奖得主林传凯带儿子前来领奖,散文金奖陈素云则在儿子的陪同下前来领奖,颁奖仪式现场十分温馨感人,亦为本届全国打工文学大赛颁奖活动刻下了难忘的时刻。

此外,作为长期从事打工文学创作推动和学术研究的学者,杨宏海当天做了主题为《打工文学在当下的创作思考》的讲座。杨宏海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打工文学出现宽泛化的现象。当年珠三角涌来的“打工者”,与新时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打工人”,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行业类型、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打工人人人都有故事,人人都可以创作和传播者,不仅是蓝领、白领,还包括对打工题材感兴趣的非打工人,都可从事打工文学创作,打工文学走向宽泛化,可能与城市文学、职场文学等交叉透渗。但总的来说,打工文学应着重关注基层打工者,应坚持“真实性”“文学性”“时代性”结合的原则,特别是真实性,即坚持深入生活,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主办,深圳市文化馆联盟(深圳市文化馆)总承办,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文化馆)承办。

获奖名单

小说奖

金奖

《吃土豆的人》丨邹江睿(江苏南京)

银奖

《恭喜发财》丨周海亮(山东威海)

《城市的月光》丨黄大鹏(江苏南京)

铜奖

《狗富贵》丨陈年(山西大同)

《悬空术》丨辛术(浙江遂昌)

《静止的摩天轮》丨欧阳德彬(广东深圳)

优秀奖

《强记store》丨汪破窑(广东深圳)

《不眠》丨林以昼(广东深圳)

《吉卜赛回旋曲》丨小乙(四川成都)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丨西西(广东深圳)

《秦聪和保安》丨赵国全(湖北襄阳)

散文奖

金奖

《被房号串起的日子》丨陈素云(广东深圳)

银奖

《时间的捕手》丨宋长征(山东菏泽)

《母亲在深圳》丨李双鱼(广东深圳)

铜奖

《家南家北》丨王进明(广东深圳)

《旅人摸象》丨李楠(广东珠海)

《荆棘与珍珠》丨金克巴(广东深圳)

优秀奖

《身边的打工人》丨廖立新(广东深圳)

《家在路上》丨汪雪英(江西吉安)

《我们都是被生活推着离开或留下的人》丨唐诗(广东深圳)

《心尖上的腊味》丨周家兵(广东深圳)

《在深圳过年》丨江克线(广东深圳)

诗歌奖

金奖

《把恍惚又隐晦的光芒换下》丨林传凯(福建泉州)

银奖

《打工诗歌5首》丨刘应姣(安徽合肥)

《老建筑》(组诗)丨池渊树(广东惠州)

铜奖

《布谷在野(组诗)》丨包文平(甘肃岷县)

《深圳故事》丨赵 俊(广东深圳)

《战栗(组诗)》丨杨泽西(河南开封)

优秀奖

《行程(组诗)》丨李秋彬(广东深圳)

《石雕记5首》丨南歌(浙江丽水)

《我的夜晚好于我的白昼》丨田晓隐(湖北潜江)

《新时代工人雕像(组诗)》丨刘仁普(广东东莞)

《养育异乡人的晨昏(组诗)》丨林水文(广东廉江)

[编辑:谢燕丽]